【鹿湖清淨地】
上星期講到我和各界關注骨灰龕大聯盟的朋友們,走入大嶼山的大澳吃喝玩了一天,翌日探訪龍仔悟園。其實,此行的重頭戲還在後頭,就是走進羌山的鹿湖,視察一下違規龕場怎樣破壞當地環境。
大嶼山的寶蓮寺,人所共知。也因為寶蓮寺成為了旅遊景點,這個佛門之地遊人不絕,今天已難得一片寧靜。不過,大嶼山其實還有不少佛寺和精舍,古樸簡潔,同樣默默地弘揚着佛教精神。鹿湖是其中之一。
說起「鹿湖」,其實它是大嶼山最古老的佛教修行禪林,有佛寺、道場數十間,當中歷史最悠久的鹿湖精舍,早在1883年英國統治香港的初期,就已經建立。屈指一算,至今已經有130年的歷史了。鹿湖有二十六所禪院,其中有五所已經被政府列為二級歷史文物古蹟,包括鹿湖精舍。
我們一行九男女離開了龍仔悟園,雖然下着微雨,但仍按原訂行程,沿着羌山走到鹿湖一帶,沿途都看到不少寺廟,包括西來意苑、佛泉寺和寶林禪寺。那一帶環境清幽,是不少佛門中人清淨修行的地方。我們走過山路,走過參天大樹,正在感受出家禪修的氛圍的時候,我卻突然飢腸轆轆。
於是我們走進其中一間寺廟,首先出來迎接我們的是幾隻負責看門口的唐狗,牠們很盡責地向我們狂吠,我們只好扮鎮定扮處變不驚。不久,一位尼姑走過來,她將唐狗用狗帶扣好之後,和藹地引領我們入寺,讓我們補給食水,洗洗手,洗洗臉,稍稍休息。
我們入寺後,才發現寺裏面美得不得了,一旁種滿鷄蛋花樹,另一旁就是柳橙樹,還有一列桂花,桂花香氣四溢。好一個美麗的佛門清淨地,讓所有躁動不安的俗世心靈,回復平靜。
我們繼續去了至少八間不同的寺廟及精舍,大部份的裝修都非常簡潔,有些更已被破壞。有一共通點是,進入前總是有一牌坊,坊柱上刻着對聯,間上刻着寺廟的名稱。最特別的是有兩個牌坊的背面,間的位置刻着「回光返照」四個大字。容小女子未夠道行,未能參透意思和背後的原因。
雖然美景當前,但我和同行的朋友們都知道憂慮在後。基於鹿湖恬靜的環境及交通配套,吸引了生意人興建骨灰龕場賺錢,大發死人財。
鹿湖本來就在郊野公園邊界之內,理應受到〈郊野公園條例〉的保護。可是,偏偏在〈郊野公園條例〉中,卻有一項叫做「不包括的土地」。所謂郊野公園的「不包括的土地」,就是指有關土地是毗鄰或為郊野公園所包圍,但本身卻不屬於郊野公園的土地。於是,在香港的郊野公園內,都不難發現很多破壞生態的工程,保育人士卻無法阻止,原因就是工程都是在「不包括的土地」上進行,而土地亦未納入法定的分區計劃大綱圖或發展審批地區圖之內。
鹿湖這個歷史悠久的隱世佛門禪修地,在大約兩年前也出現類似的破壞工程。自從其中一個具規模的延慶寺由新的業權人經營之後,隨即大規模地興建骨灰龕及相關工程,破壞附近一帶的環境。好好一個禪修地,被經營寺廟的生意人改為賺錢勝地,用銅板砌起佛像,令當地的僧人和居民十分不滿,他們及一些關注生態環境的朋友,更因此成立了「鹿湖環境關注組」。
佛都有火
另外,鹿湖多間寺院和佛教聯合會也曾組織「護持大嶼山佛教禪修勝地關注組」,三十多名僧人更罕有地集體召開記者會,反對商人利用歷史悠久的寺院來發死人財,損害佛教精神、破壞環境、違反地契。僧人一向與世無爭,也要這樣高調地開記者會,可見對於興建骨灰龕謀利一事,真是佛都有火。
延慶寺在鹿湖區內算是規模最大的一間寺廟。早前曾經有記者實地視察過,延慶寺裏面雖然有大雄寶殿和觀音殿等等,但骨灰龕堂的面積更大,全部龕堂裝修得金碧輝煌,氣派不凡,這和旁邊的簡樸寺院比較,就像是兩個世界。延慶寺裏面幾千個骨灰龕位,若全數出售,盈利之大,可想而知。
另外,又曾經有僧人告知,商人用利誘威逼的方法,向僧侶收購寺廟以便改建骨灰龕場來發財,拒絕的寺廟就曾發生爆竊、被截水、砍伐樹木及不同的滋擾。
看到佛門清淨地變成如斯局面,我實在很感慨。正所謂,人死後,萬般帶不走,但我們的身後事卻成為別人的搵錢良機。雖說我佛慈悲,但將這種貪婪沾在佛像身上,就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實,根據《華人廟宇條例》,所有註冊廟宇都受監管,任何人不得在廟宇收入中取得利潤,盈餘要撥入「華人慈善基金」,亦要向民政事務局長交代廟宇的基金、投資、如何運用收入等財政資料。延慶寺正是屬於民政事務局轄下華人廟宇委員會中的「註冊廟宇」,民政事務局實在有責任去查核該寺的財政,如果發現有人從廟宇收入中獲利,就必須作出執法行動。過去,局方曾表示將檢討差不多有一百歲的《華人廟宇條例》,可惜到現在仍未有任何動靜。「邪骨場」比比皆是,正式規管還要等五、六年,大家只能自求多福,努力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
如大家對鹿湖的過去和現在有興趣,請瀏覽: http://www.geog.hku.hk/lukwu/
作者:陳淑莊
攝影:潘志恆(人訪)、部份圖片由陳淑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