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付洲際導彈的導彈防衞盾,其實就像《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六脈神劍,時靈時不靈。美國以這項未成熟的技術大張旗鼓,與其說是應付實質威脅,不如說是以虛制虛。
美國導彈防衞盾的攔截導彈測試,先後做了15次,只有8次成功擊中目標導彈。不少專家質疑當局未測試清楚系統是否有效,就投入大量資源,是浪費納稅人金錢。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米勒(James Miller),前天亦承認反導導彈要測試證實有效,才會投入部署新加導彈,如技術問題未解決,就要推後2017年部署的目標。
奧巴馬政府改變冷待導彈盾的初衷,據哈格爾的說法,是要應對北韓核試、射火箭和獲得流動導彈車。有官員指北韓的導彈和核武發展進度,比他們預期快。
不過,美國官員相信北韓導彈現時頂多只能擊中夏威夷和阿拉斯加,未能打到美國本土,亦相信北韓核武遠未縮小到可裝在導彈上,但北韓見研發核導彈在望,以為可一下子扭轉對列強的劣勢,表現日益好鬥。分析家認為美國擴大導彈盾的背後,與其說是應付北韓實質導彈威脅,不如說是向北韓淋冷水,以免北韓挑釁過度擦槍走火開戰,拖美國下水。
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