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電影愛情故事,多是點到即止。男女談戀愛,最好不要給對方造成任何傷害,不要愛那麼深,不要那麼投入。可以一起便一起,不然的話,灑脫分開,各不相干。場面可以有一點點傷感,就是不要傷感氾濫。要是對方接受不了,觀眾接受不了,那就不好了。
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說明這道理,太沉重的愛,太認真的關係,會教人吃不消的。輕一點吧,那哀傷,那痛楚,便不會承受不了。看《愛》一片,尚路易與艾曼紐的愛,已到了雖然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到生命最後一刻,還是一起去才好。女兒對年紀老邁的父親說:「把母親送到安老院吧。」要是父親聽女兒的話,一如大多數老人的最後歸宿,神志不清的母親在安老院去世,父親留守家中,過最後的日子。只是這樣的愛,未免太淺了,一如現代的愛情故事(老人家可以相愛,只是到最後關頭得放手。在最後歲月,一個在安老院,一個在老家,各在天一涯,即使見了,因一方已神志不清,見亦無用),只有淡淡哀愁,就此而已。
看《愛》,難免想起半個世紀前艾曼紐主演《廣島之戀》的一幕,艾曼紐對着鏡頭說:「看啊,看我是怎樣的把你忘記」。至於情深的一幕,也有近半個世紀的另一套電影,尚路易在《男歡女愛》去找女主角,背景音樂是輕快而動聽,畫面是美麗迷人。看起來一切都是輕的,如近年的愛情片,不見沉重的。
要留待尚路易八十二歲,艾曼紐也八十了,在《愛》一片,他們的對手戲,擦出來火花,那才出現了。看起來,卻是理所當然。那重,是沒法的,尚路易就是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較為合理的處理病人的方法,他都不用。自己雖然老了,仍有一口氣,仍有一點氣力,那就繼續照顧神志早已不清醒的妻子,只有這樣,那愛才是完整無缺的。尚路易不是「攞苦來辛」,他是做得甘心情願的。
到最後一幕,尚路易親手為妻子執行「安樂死」,那可是真的解脫,把生命重擔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