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港鐵與國泰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港鐵與國泰 - 李兆波

港鐵公司(066)與國泰航空(293)剛公佈業績。港鐵在2012年的收入為357.4億元,利潤為136.7億元;至於國泰,2012年的收入為993.8億元,利潤為9.2億元。很多人會問,為甚麼國泰的收入為港鐵的3倍左右,但利潤卻少得多呢?
燃油費肯定是重要的原因,在2012年,國泰的燃油開支為404.7億元(已扣除對沖盈利), 相比起港鐵水電費用(主要是電)的12億元,也是天堂與地獄的分別。中電(002)宣佈未來會大加電費,這對港鐵的電力開支有負面影響,但也不及國泰的燃油開支的十分之一。
有時候很為國泰不值,它是推廣香港的大使之一,在海外的機場,人們常見到的香港品牌肯定是國泰。它亦積極推廣旅遊,如農曆年的花車巡遊、將會舉行的七人欖球賽,把大量的旅客帶來香港。相反,港鐵甚少參與這些活動,想起的有競步賽,但更多人想起的是它的地產發展。

港鐵搞地產 贏利潤輸形象

港鐵在2012年的物業發展利潤為32.3億元,這不包括物業重估的收益,單是這部份,已比國泰的利潤為高。
其實國泰在2010年的利潤曾見142億元,那年港鐵的利潤為121.7億元,惟之後港鐵的利潤持續為100億元以上,而國泰的利潤卻大上大落。除了燃油關係,營運模式亦有所不同,國泰是做運輸的,而港鐵是運輸加地產。
學生群中有不少想加入國泰當MT,亦有些女孩子想當空中服務員,因為好玩;有些很現實的想加入港鐵,因為它有地產的部份,將來升職加薪的幅度會不錯。如果你問香港市民,儘管有時候國泰的服務也有不完美,但普遍他們對國泰的印象均優於港鐵,這又是地產發展帶來的後遺症。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