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膠着,買樓與否令無殼一族難下決定。近日市場出現兩個負面現象,雖說步入衰退是言之尚早,但大家必須更加謹慎。
現象一,是長實為旗下長沙灣新盤「一號.西九龍」減價,幅度約一成。
一號.西九龍是去年買家印花稅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下,首個開售新盤,項目在新稅制下反應平平;是次減價的為貨尾,總數才百餘個,照道理影響有限,但歷史告訴我們,長實睇市非常準確,如今率先減價,是否意味高峯已過?長實與其他發展商不同之處,是向來抱着「現金為王」的銷售策略,減價賣樓並不代表其他項目也會減價。暫時而言,其他發展商未見跟從,因為市場整體而言是有支持,除非市況轉趨低迷,或新盤去貨速度長期欠佳,就難保出現減價潮。
現象二,是金管局再出招,收緊樓按,將銀行按揭貸款風險加權比率下限調高至15%,此舉將增加銀行承造按揭業務的成本,後果自然是把開支轉嫁消費者。為了紓緩成本壓力,新造按揭利息將會提升,估計將會增加25個點子,是次加按息行動亦會由大行帶頭。金管局要確保金融體系安全,但銀行畢竟要做生意,雖然預期的25個點子未必有明顯影響,息口去向仍值得關注。
市況逆轉隨時變負資產
上述兩個現象,都可能預示踏入第二季的樓市,繼續沉寂。尤其在資助房屋的「大抽獎」後,由於需求強勁,細價樓氣氛容易被激活,上車一族若沒有計算清楚便貿然入市,一旦市況逆轉,便會頓變負資產,後果可大可小。
張一鳴
NeutronPacific創辦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