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大王吳興記去年結束營業,從九龍灣搬回樂古道。發行事業也難敵文字世界的沒落,如今的出版界真難為,令九十有一的他也有無米為炊之嘆,因為聽覺不靈又不喜歡戴助聽器,老人家常帶備活頁筆記本,甫見面就是一輪筆談,我代約的兩位也有無從招架之感。
想想看本以為是輕輕鬆鬆的喝茶聊天變成不斷的要振筆疾書,來客耍手擰頭的,不得已只好由我紙上回答,而我的芸草令老人家困惑不已,一段回答變成了一而再再而三要化簡再化簡的,的確是苦差事。於是想到所認識的年過九十的如通勝家蔡伯勵、兒童文學家黃慶雲、周作人專家鮑耀明這幾位的確是非常人能及的聰明過人,反應快,行動靈敏耳聰目明,是上天恩寵吧。
人的衰老常常不知是從何時開始,也不知究竟為什麼就這樣一年不如一年的退步了;耳聰目明的變成視茫茫、髮蒼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像吳興記則記憶力依舊,幾十年前的小事在他活頁筆記本中一一顯現,旁閱者都說分毫不差,但上個星期曾到訪過某人卻不記得了,思緒在另一個時空更叫他留戀吧。
長壽固然是每個人的心願,但先決條件一定是身體健康、意識清楚,不致得老人痴呆症,老朋友能常常見面,還能暢談平生,想想曾度過的年歲且能時有往來,該多麼快慰。
以前有位老人常說:老骨頭保保好,老朋友拉拉牢,老本放放好,臨晚境才不致傷心傷神,也不必依靠別人,才能有尊嚴的老去,甚至順利的走完此生,善哉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