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討】
市場上有不少「人生階段基金(Lifecycle Fund)」,原理是根據投資人的年齡或目標年期,而自動調整投資策略,投資者毋須注入太多精力打理。
要強調的是,購買此類「懶人基金」,並無確定的最終回報,投資者必須定期檢討基金表現,若發現未能沿着目標走向,便要決定是否繼續參與。
相連保險計劃收費高
人生階段基金通常在起始時,將較大比重投資在股票等風險較高的資產上;隨着年齡增大,或越貼近目標年期,投資在股票的佔比便自動減少,轉移至風險相對低的債券上。富達國際投資亞洲(日本除外)個人投資業務區域總監李錦榮表示,投資者只能看到基金過往的表現,不能預測最終可得到的回報。
投資相連保險計劃同樣標榜可實現退休或子女教育計劃所需,實質是保險加基金,在投資過程中須自行作出投資決定,自己選擇基金,不能偷懶;而且當中牽涉較高的每月保單收費,特別是在首年退保,幾乎無法取回任何資金,而首5至10年退保的代價亦不菲;惟一旦投保人身故,通常可取回投資淨值的101%。另外,其用假設回報率5%至9%預測的回報金額,同樣並非保證回報。
市面上另一適合懶人的「被動式管理」基金是在交易所上市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蘇沛豐表示,ETF追蹤大市指數作投資,交易和管理成本較低,亦可在開市時段隨時買賣;惟目前ETF的種類較少。而互惠基金的好處在於可投資到環球市場,包括不少冷門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