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理財:知回報 控風險 睇派息<br>新手揀基金 三招必勝

周末理財:知回報 控風險 睇派息
新手揀基金 三招必勝

買互惠基金(Mutual Fund)在不少投資初哥眼中,等同請人投資,現時經證監會批准在港銷售的單位信託基金已超過1,600隻,多過上市股票,而且每隻基金都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和風險;新手即使未有足夠時間把握市況,入門投資基金前至少先掌握風險、回報和派息這三把尺,才能在眾多基金中度出最佳之選。
記者:李芳芳

每隻基金都設有風險評級,即波動系數,一般分為五級,投資者可以簡單篩選出,能承受風險範圍內的基金。相同風險級別下,基金的總回報越高越有吸引力。富達國際投資亞洲(日本除外)個人投資業務區域總監李錦榮表示,投資者應以基金過去3至5年的回報作衡量基準,較具參考性。當然,若基金能提供過往10年以上的回報更佳,可更好展現回報的連續性。

「保證派息」 隨時派本金

再進一步收窄基金選擇範圍,投資者可留意基金列表中顯示的具體價格波動系數,通常用過去三年的標準差來衡量。在相同回報情況下,標準差越小,顯示其風險較低。李錦榮指出,投資者若要更細微比較各個基金,可計算其過往的價格曲線走勢中,所出現的高低點差距,能夠從中顯示基金曾出現過的大波動,差距越窄顯示風險越低。
最後一把尺是派息率,投資者若需從基金獲取定期的現金,便需要考慮此因素,所扣除的派息會反映在基金價格上。李錦榮提醒,基金一般不會保證派息,而標榜固定派息的基金,在表現較差的時期有機會是用到投資者的本金派發利息;若確實派到本金時,基金公司有責任向投資者披露。

外幣結算 多一重風險

部份基金可選擇用高息貨幣結算,並稱可能帶來更高的派息回報。李錦榮稱,該類基金其實是售出一個與結算貨幣掛鈎的外滙期權,等同增多一重外滙風險;除非長期看好此高息貨幣,或手上持有,否則投資者不應為額外溢利,而特意兌換外幣投資。
請基金經理代理投資要付出成本,市面上基金通常收取一次性的0至7%首次認購費或1%以內的轉換費,還有反映在基金價格中的管理年費0.25%至2.5%,而股票基金的收費一般貴過債券基金。
市面上近年亦出現月費計劃的新收費模式,即投資者支付資產淨額百分比的月費,代替每次基金組合轉換的收費,適合因應市況作出相對頻密調配不同基金的投資者。

「企業行動」 不可不留意

再懶的基金投資者,都應該要特別留意基金公司所發出有關「企業行動」的通知。因為基金規模縮小而須終止運作,或是融合到其他基金,或者基金須轉換投資目標,又或擴大投資範圍等等,基金公司都需要用書面形式來通知投資者。李錦榮說,遇上此情況,投資者必須考慮清楚是否仍有意投資此方向的基金,而決定繼續持有還是贖回。但假若轉換基金經理,則不會正式通知。投資者只能在收到的定期基金報告中,細心留意此變化,或是服務較佳的基金分銷商的溫馨提示。

挑選基金法則

風險:
•選擇可承受風險級別的基金
•留意標準差(基金波動指數)及基金過往表現中高低點的差距較窄
•衡量能否承受外滙風險,決定是否選擇以外幣結算
回報:
•確定投資目標及投資視野
•對比近3至5年的總回報
派息:
•若有現金流需要,須留意派息率
•穩定派息基金在虧損時,可能會以本金派發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