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惑不解】
若將中國光纖(3777)的收入數據與同業比較,會顯得不尋常。該公司2009年及2010年來自產銷光纖活動連接器的收入分別為6.15億(人民幣.下同)及7.85億元,至於同業深圳日海同期來自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營運收入,分別僅5,430萬元及8,124萬元。經常在大客招標名落孫山的公司,分部收入竟然是中標同業的10倍水平,令人大惑不解。
另外,中國光纖本屬生產低端產品,2012年6月底員工人數僅397名,每名員工卻能為公司帶來的盈利達28萬元(見表),能媲美神級經營能力的網絡股王騰訊(700)的30萬元,亦較日海高出10倍。如此「神奇」的業績令人嘖嘖稱奇。中國光纖對此則回應,指日海產品類別較廣泛,其總體業務及員工數量與中國光纖可比性低。
股東頻減持 套2.65億
雖然中國光纖擁有「神奇」的盈利能力,但公司上市後,上市前主要股東卻不停沽貨。據聯交所資料顯示,自2011年上市至今,其上市前股東趙兵、宋志平及Cathay等至今分別沽出4,817萬股、4,184.6萬股及9,169.4萬股,共佔已發行股本近15%,以昨收市價1.46港元計算,被減持的股份價值2.6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