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鬧河沙荒 建築業變陣

港鬧河沙荒 建築業變陣

【來港減半】
內地樓市急速發展,令河沙需求變得緊張,甚至供不應求。不說不知,本港進口自內地河沙亦已減半,為解決河沙荒,香港的建築已部份採用碎沙石粉替代河沙。
河沙為石屎的主要材料,一直依賴中國進口,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表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本身對建築材料的需求亦相當殷切,因此香港從內地進口河沙的數量逐年減少,近年更面對供應緊絀的困境。

研究去除海砂鹽份

為解決供應緊張,他表示去年開始香港的建築已部份採用碎沙石粉替代河沙,作為石屎的材料,這樣可減少對河沙約一半的依賴。然而在「批盪」工序上,由於需要較強的黏性,碎沙石粉仍然未能代替河沙。
為長遠解決河沙供應越來越少的問題,他表示政府已找來大學做研究,如何去除海砂的鹽份,變成如河沙般的「淡」。若成功研發,香港就可以自給自足,「沙灘到處都係海砂,唔使錢。」不用依賴進口河沙。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建造工程學系主任陳子明強調,本港對建築物用料的監督亦相當嚴謹,首先承建商會自行抽樣化驗石屎建築材料的質素標準;而政府有關部門亦會對建築物作抽樣檢驗,「香港石屎質素相當高。」他亦認同只要海砂去除所含的鹽份氯氣,仍然是可以應用的,但當中會涉及加工成本較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