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樓贏無輸? - 盧先亞

好不主席:樓贏無輸? - 盧先亞

早兩日在一個商務酒會中,遇上了幾位相識的「獨女(獨立女性)」,經濟足以自主,賺錢好大可能都係為咗買花戴。不過,唔知係咪為咗遷就我,佢哋嘅話題竟然唔係行街血拼,而係都幾認真咁分析地產市場。樓市果然係本地一個不死的話題,無論何時何地,你總會發現有人都好想同你分享心得。
其中一位係年近四十、事業有成嘅典型中產(點都唔係財爺嗰隻)女性,即係唔算有錢,但一年總會豪買兩至三個名牌袋,兼會去歐洲掃貨嗰種。早年結婚置業,近排先至興起換樓念頭,但樓都未睇已被打沉,皆因政府新一輪政策,正正以印花稅去打擊買第二甚至N個物業的買家。而這招卻打破了不少換樓人士的好夢。以呢位女士為例,就係因為要畀多十零廿萬元的印花稅(即係冇咗嗰幾個袋),而失了預算,惟有按兵不動,再等吓先入市。

事先張揚 更顯束手無策

睇到呢度,我相信除咗啲官員會認X認Y外,各位都唔會咁天真當正啲新招真係咁有效。查實如果買家真係有「食力」嘅投資者,那怕你加重稅,只要係錢可以解決嘅問題都不成障礙。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所有成本不過又轉嫁至真正用家身上,尤其是家陣很多樓市炒家都係強國人,他們在香港置業不過是為資金找尋「陽光」道路罷了。
香港的樓市問題,無論對哪一屆政府來說,都是一個燙手山芋,不過,今屆政府事先張揚話要主打房屋政策,咪更加凸顯咗佢哋束手無策。睇佢哋係咁大耍棍花,出完一招又一招,個市就好似叫狗咁,越叫越走。尤其係一手新樓市場,發展商減價、加佣、幫買家畀釐印費等招各出,即時令一手樓的成交增加,有個新樓盤因為開價只係300零萬,所以一晚之內已售出300個單位,比起政府對市況反應遲緩兼落錯藥,明顯技勝一籌。當有人忙於輸送利益,以批地回饋支持的同時,另邊廂又有發展商積極賣樓套現之餘,仲可以益埋自己員工賺番筆。所以與其話香港地產權霸一方,倒不如直認只係政府勢弱多時。
今個星期本港幾間大銀行帶頭加息,是否春江鴨就見仁見智,樓價會否因而轉頭下調,大家即管拭目以待。
至於二手成交慘淡,很多代理又叫苦連天,啲媒體更加講到代理就快無飯開咁,咁樓市當旺嗰陣,代理們大魚大肉,魚翅撈飯又唔見佢哋會攞啲去扶貧。況且呢排啲發展商都出盡高佣(高達6%)重賞代理催谷旗下樓盤。如以上面大賣嘅新盤為例,若有6%佣金,就算每個代理只能開到一張單,計落都有成廿萬佣,仲想點呀?所以惟盼一眾因為所謂減價、兼且耳仔軟嘅小羊買家,不要一窩蜂擁入市,而罔顧供樓利息逆轉後的負擔,否則最終淪為名符其實的樓奴。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