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歐聯8強,一半隊伍都闊別此階段7年以上,加拉塔沙雷及多蒙特等了12及15年,PSG更是18年後才再做好漢。這些昔日勁旅的名字,令人想起那些年的歐聯,本是如何百花齊放。
8、90年代,歐洲不只4大聯賽;歐聯亦不只由幾支富豪班霸壟斷。荷蘭阿積士可憑自家青訓捧盃;馬賽、紅星、賓菲加亦有力殺入決賽。紐卡素、布力般可輪流挑戰英超冠軍;意大利「戰國七雄」的輝煌,至今仍叫人津津樂道。
可惜,俱往矣!足球經濟泡沫在2000年迅速膨脹後,「中產球隊」已無力發圍,冠軍競爭者只餘兩類:一是已上「神枱」的班霸如曼聯、拜仁;二是長期有富豪支持的如車路士、曼城。財爺說月薪30萬係中產,或許是對的。原來歐洲球壇與香港社會有共通點,就是向上流動已經斷絕。「搵得」10萬8萬而又冇樓在手的,仲以為自己係中產?
欣賞祖記經營方針
加拉塔沙雷12年前有赫傑及泰法路等名將;今日就有史奈達和杜奧巴。PSG當年有韋亞及真路拿,今日有伊巴與碧咸。兩隊均是靠富豪老闆打造盛勢。相比下,我較欣賞多蒙特與祖雲達斯。尤其是祖記,「電話門事件」被重罰降班後,經歷7年苦心經營,才重返8強。他們沒財力狂買球星,憑重用土炮重建輝煌,年輕的有馬治斯奧、基奧雲高、邦路斯,老將有派路、保方,堪稱意大利球壇最佳代表。希望今晚老婦人可抽到好籤,走遠一點。
方柏翹
now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