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棺問價 了解殯儀程序<br>豁達長者自行設計身後事

摸棺問價 了解殯儀程序
豁達長者自行設計身後事

【蘋果基金撥款】
談起靈堂、棺材,很多人認為「大吉利是」,一眾參與圓玄學院荃灣西長者鄰舍中心舉辦「樂韻悠悠遍荃城」活動的長者,卻一反傳統,齊呼「百無禁忌」!他們更主動安排日後的身後事,設計個人靈堂,和子女商討儀式,坦然看待死亡,令人生更圓滿。
記者:王淑君

芳婆婆(73歲)說:「以前對後事都係估估吓,淨係識土葬、火葬。唔想麻煩啲仔女,但又唔知可以點做。」她坦言不害怕死亡,只是「唔識搞,得個諗字」。她個性內斂,甚少主動結識朋友,雖與女兒同住,平日卻鮮有溝通,難以開口商量。她指,其妹知悉她為此感到苦惱,即邀請她參加上述活動,主動了解身後事。

「準備埋就冇遺憾」

負責活動的社工曾美玲表示,安老服務中加插生命教育的環節越見普遍,「中國人忌諱講死,但其實佢哋都會諗過,所以我哋主動畀多啲資料,等佢哋多做準備」。活動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1.3萬元進行,共有15位年齡介乎70歲至80歲的長者參與,大部份參加者為獨居或與子女關係疏離。
活動設有「回顧人生」和「善生之旅」兩個小組,讓老友記學習欣賞和肯定自己的過去,坦然面對死亡並計劃後事。他們又進入殯儀館認識各種儀式和「摸吓」不同的棺木,了解處理後事的程序和價格,嘗試設計自己的靈堂,寫下「善終服務計劃書」和「最終醫療指示」,好好掌握人生最後的日子。

佔地2,000平方米的鑽石山紀念花園環境清幽。

曾姑娘指參加者表現積極,不畏懼死亡,「有長者話,𠵱家仔大女大,覺得人生好圓滿,準備埋呢件事,就更加冇遺憾」。即使傳統上視觸摸棺木為不吉利,惟大部份老友記也覺得好奇,常問「可唔可以揭開睇吓?」
芳婆婆在活動完畢後,對後事不再「靠估」,「真係知多咗,原來可以揀『花園葬』或『海葬』。免費又簡單,唔使啲仔女將來咁辛苦!」
另一名參加者鳳婆婆(78歲)雖為獨居長者,但兒孫滿堂,對死亡亦不恐懼。她很欣賞活動,尤其喜歡與老友記分享人生經驗,又可以設計個人靈堂。「有啲人好驚入殯儀館,又驚摸棺材,我𠵱家識多啲,可以幫到佢哋!」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