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獲批黃竹坑用地興建的港怡醫院,標榜是香港大學醫學院附屬教學醫院。港大醫學院院長李心平表示,港怡會聘請約100名駐院醫生,除負責臨床工作外還需做科研;醫院不會開天索價變成富豪私院。有立法會議員指,「私家病人唔會俾你開刀」,難以提供培訓,也未必有足夠資源做科研,港怡最終可能是一間普通私家醫院。
港怡醫院由新加坡的百匯班台醫療集團及新創建合資,港大醫學院負責臨床管理等。李心平稱,港怡會參考市面的保險賠償額、公私營醫院不同病症的成本,及政府的自願醫保計劃等,以診斷症候群(DRG)釐定套餐收費,「一定唔會做貴族醫院」。
港怡會成立董事局,但拒絕透露醫學院代表人數,院長不一定是醫學院教授。李強調,醫學院在不同層面如院長任命及聘請醫護人員等,都有話事權。他相信兩個股東一定會尊重港大的意見,不會令港大不滿而退出,拉倒整個計劃。因與政府簽訂的服務契約中,醫學院必須參與營運醫院,否則屬違約,政府有權收回土地。李心平指,現時瑪麗醫院私症室地方很擠逼,將來港大教授可選擇到港怡做私症,但維持每周最多兩節時間,教授不會有錢落袋。港怡若有盈利除兩個股東分賬外,部份盈利用作科研,但不肯透露分賬比率。
科研經費或不足
他指,港怡除有掛單醫生,會聘請100名駐院醫生及800名護士,部份屬專科培訓職位。醫生除負責臨床工作外,必須做科研。港怡會撥款給港大聘請數十名全職教職員,協助港怡的工作;同時令醫學院人手增加,分擔資深教授的工作。醫學界立會議員梁家騮稱,政府已增加醫科生學額,相信港怡請人不難,但難吸引名醫做駐院醫生。私家病人一般不會給受訓醫生診治或施手術,私院也難提供足夠科研經費,擔心港怡最終只是一間普通私家醫院。立會議員郭家麒則擔心受訓醫生變成廉價勞工,影響訓練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