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的美女行政總裁Marissa Mayer,早前宣佈取消了公司的在家工作安排,全體員工6月打後必須日日返公司報到。安排惹來爭議,質疑這是走回頭路,以及做法能否令公司起死回生。想不到,最有力的論據,竟然來自一家內地的上市公司。
容許員工留家工作,在歐美等地越趨普及。美國統計處的數據指,當地員工每周至少在家工作一天的比例,已由1997年的7%,上升至2010年的9.5%。主要在家辦公的勞工比例,也由1980年的2.3%,幾乎倍增至4.3%。
當然並非所有工序均可以在家進行,例如侍應或銷售員便無法在家工作,但不少工種如程式編寫、接聽客戶查詢、賬目審計等工作,是可以在家進行的,而以現今IT水平,員工的服務質素及是否勤快,即使不在公司,也統統可以量度得到,令管理層因為無法監工而偷懶的副作用減到最低。
在家工作 添生產力
可是,對於讓員工在家工作,不少公司仍然抱懷疑的態度,就算矽谷不少IT公司,均有此等安排,但雅虎的美女CEO仍堅持員工現身簽到,便知道管理層的牢固成見。
無獨有偶,在美國上市的內地網上旅行社攜程網,其董事長梁建章正就讀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博士學位,他與幾位商學院教授合作,以自己公司萬六名員工作為實驗對象,研究的正正是在家工作對公司生產力的影響。我建議,梁建章可以送一份報告給Marissa參考。
梁建章進行的「宅辦公」實驗是這樣的,他讓上海客戶服務中心的機票及酒店部員工,自願參與一個為期九個月的試驗計劃,其間每周在家辦公四天,只需回公司一天。有503位員工申請,其中249位符合家居擁有寬頻、入職至少六個月及有私人房間等條件,於是再用抽籤形式將這班人分成兩批,一批在家工作,一批則維持現狀,用作對照組(control group)以作比較,以剔除其他因素的影響。
結果發現,在家工作的員工,生產力提升了13%,其中9%是來自省掉交通的時間,以及病假減少了,令整體工時多了;餘下4%的效率改善,則來自平均每分鐘接的電話增加了,員工的解釋是因為工作環境較清靜。
除了做多了生意外,在家工作的員工滿足感提升、工作壓力減少,對公司的歸屬感增加了,流失率大幅減半,而服務質量卻沒有下跌。對整體社會而言,在家辦公可以減少對公共交通的壓力,伴隨的碳排放也較少。員工更能兼顧工作與家庭,生活質素提升,而女性進入勞動力的障礙更少。
欠吹水機會 太沉悶
梁建章小試牛刀後估計,每名在家工作的員工,每年可以為公司節省2,000美元。食過番尋味,他立時把實驗擴展至全公司,並且讓之前申請參與試驗的員工重新選擇,竟意外地有逾半員工要求更改工作安排,之前宅辦公的員工有一半選擇回公司,而原來求之而不得的對照組,亦竟然有三分之二決定不選擇在家工作。透過自由重新組合,梁建章發現,員工的生產力提升了22%,比先行先試時更高。
研究認為,未必個個人適合宅辦公,一來因為在家的環境可能太沉悶,沒有跟同事吹水的機會。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難以在管理層心底留下印象,結果工作表現的提升,被管理層的「out of sight,out of mind」所抵銷,影響晉升機會。對某些上進的人來說,這是很重要的理由。
實驗證明,在家工作並非每個員工都認為適合,但對一些住得偏僻、有小孩子的可能尤其吸引,彈性工作地點更能釋放他們的戰鬥力。我同意,需要創新的工種,有時確實需要碰頭踢橋,腦震盪一番,但不用去到雅虎這種打卡簽到的地步。
梁建章以自己公司做案例,試行種種締造公司與員工雙贏的工作安排,並以嚴格的統計分析來評估績效,然後把成果在全公司執行,敢於開創局面的精神,其實不弱於美國不少巨企。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