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荷蘭科學家成功破解新沙士病毒襲擊人類的機制,發現當病毒走入人體的下呼吸道時,會與一種名為「DPP4」的細胞受體結合,然後入侵身體包括攻擊肺部,引起肺炎,研究結果有助研發治療藥物。另外,本港昨日再多兩宗港人外遊後懷疑感染新沙士個案,化驗最後顯示無中招。
負責研究的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專家找到的DPP4受體,屬下呼吸道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研究找到它為新沙士病毒入侵人體的關鍵,解釋了為何患者多出現肺炎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狀,但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並不明顯。專家希望,今次研究有助醫學界日後研發治療新沙士的藥物,包括干擾DPP4受體的藥物,令它不能與新沙士結合。
大量病毒方致病難傳播
本港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指,每粒細胞都有許多蛋白質受體,用來分辨外敵、即病毒,讓免疫系統發動攻擊,但一旦與病毒結合,便會失守。新沙士病毒與禽流感病毒一樣,均透過與下呼吸道細胞的受體結合,才襲擊人體。他說:「病毒數量要好多,先足夠由上呼吸道走入下呼吸道,然後遇到受體,襲擊肺部,咁都解釋咗新沙士、禽流感點解唔容易傳播。」
本港昨再現新沙士驚魂。其中一名63歲男子本月1日至8日曾往突尼斯,8日在卡塔爾機場逗留兩小時後轉機,翌日回港,他在11日起開始發燒及咳嗽,昨往瑪嘉烈醫院求診,其肺X光檢查正常,化驗證實感染H3甲型流感,並非新沙士。另一23歲女子上月27日至本月12日曾到土耳其、阿布扎比和杜拜旅遊,其間已出現發燒、咳嗽,昨到東區醫院求診,化驗證實並非感染新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