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行出哲學:<br>A marathon not run - 盧峯

毅行出哲學:
A marathon not run - 盧峯

約定盧峯大夥兒去京都跑馬拉松,出發前兩星期傳來壞消息,我只能送上慰問。”A marathon not run”這題是我起的,我知道這個沒跑的馬拉松,對盧峯有特別意義。
蔡東豪

是在跑渣打馬拉松的路上決定放棄今次京都馬拉松的。確切點說,是在跑到二十四、五公里,即從長青隧道出口上斜的路段拿定主意的。
老爸走的那天是渣打馬拉松賽前三天,那時除了哭和混沌外,甚麼也沒有想,甚麼都想不到,只希望事情沒有發生,只希望是噩夢一場,醒來可以一切照舊。畢竟幾天前大家才跟他慶祝生日,老爸切蛋糕時更是一臉鬼馬,怎麼想到一星期還不到他就悄悄走了,連說一句道別也來不及。
該辦的手續辦過,該通知的親朋戚友通知了,心稍稍靜下來已是星期六即渣馬前一天。接連兩個晚上睡得不好,狀態實在不怎麼樣,心情也沒有平復過來,有點猶豫是否該照常參賽,或索性在家中睡大覺算了。
反來覆去想了幾回,覺得跑跑也不壞,至少可以分散沉重心情,轉移一下視線,不用想太多老爸的事,真的體力不濟時,上車棄權好了。

放下腳步 沉澱心情

帶着隨時棄權的心態跑全馬還是第一次,以往參賽(超過十次)總愛定下目標時間,或想做出個人最佳時間,從未想過棄權。心態不同,跑的時候倒沒有太大分別,就是動作來得更機械而已。不過,想轉換心情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一邊跑着,老爸的事一件一件浮起,有的時候想起他常提我要注重身體,「冇咗身體畀個官你做都冇用」;有的時候想起他常在酒樓哼着「難得一身好本領」,逗大家高興。
好不容易穿越長青隧道開始回程之際,忽然看到老爸住的屋苑。那一刻鼻子突然一酸,淚水差一點湧出來。
老爸已不在那裏,不再像平常的星期天那樣邊看電視邊喝着自家浸的藥酒,而是靜靜的躺在附近一個冰冷的地方,再不能喊他喚他,跑過終點完成賽事也不用再打電話給他報平安!忍不住還是輕輕喊了幾聲「阿爸、阿爸」,眼淚也終於禁不住流下來。還好,那時全身從頭到腳都沾滿汗水及降溫用的清水,誰也不會留意到甚麼異樣。
這個時候我跟自己說,京都不要去了,馬拉松不是用來轉移視線或療傷的特效藥。要面對、沉澱的事還是只得直接面對,還是只得一點一滴慢慢嚐着、承受着。
而且,京都馬拉松是一場馬拉松盛宴,是一次充滿激情與溫暖的盛典。賽道有古意盎然的廟宇、有名家建築、有聞名的鴨川、有平安神宮,還有42公里沒有間斷的打氣人潮,還有響個不停的「奸爸爹」喊聲,還有吃不完的自家製小食。去年走在這古城的路上,從心到四肢百骸都暖洋洋,愉快非常。
可是對此時此刻心神恍惚的我來說,這樣的盛宴實在吃不下,古樸秀美的街道大概已無心欣賞,打氣的人越多只會越寂寞,歡呼聲越響更只會越沉鬱,甚至連衝過終點的興奮也將蕩然無存。與其像行屍走肉般到京都走一趟,不如停一停,想一想,讓思念沉澱一下,待明年或以後準備好了,再享受京都馬拉松的「流動的饗宴」吧!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