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電影,我們見到地球發生大事,然後男主角找來一些民間電腦怪傑幫忙,最後安然度過。這樣的怪傑存在嗎?現實生活中有甚麼人要面對這些怪傑?
2013年一級方程式第一擊澳洲站,排位賽將在本周六香港時間下午兩點展開。車隊幕後通常會有一班專門研究一些賽例沒覆蓋的地方,以令車隊可發展那怕是0.02秒的優勢;另外,車隊會有一些不知名人士,可能是以上所說的「電腦怪傑」,為爭取最好成績改善賽車的設計,不斷在改善裝置以爭取0.01秒的進步。此外車隊還會聘「法律怪傑」以應付相關的不同範疇。舉例1999年法拉利擾流駁板便引起爭論,車隊律師團隊便與FIA就「across」一字解作「橫越」還是「貫穿」而針鋒相對廣泛激辯。
以上這些F1幕後的事情包含頂尖科技、工程及法律等人才,F1技術管理及監管的難度可想而知。小至每個小部件以至賽車用的燃油配方都要肯定合乎賽例。而在比賽日,技術小組是忙到不可開交,賽事監察控制中心根本與大家看NASA火箭發射沒甚分別,需要大量高科技設施及大量高速數據傳輸去配合。每支車隊pit都有鏡頭監視一切運作,而賽車上及賽道多處亦有鏡頭,加上無數即時的數據傳輸,以至天氣報告及即時快速對任何犯規定案及處罰,技術監察小組的壓力及人才頂尖程度又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現場還有安全車、醫療車等等不同範疇的工作,所包攬也是精英,譬如駕駛安全車(2012的是平治超跑SLS)的Maylander會告訴你:「雖然看來車速很低,但我大部份時間都是接近全速駕駛的!」說紅牛是外星車?對的,因為對於常人,整個F1國度是來自未來的。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