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br>梁振英要做經濟領頭羊! - 盧峯

蘋論:
梁振英要做經濟領頭羊! - 盧峯

梁振英不但不懂香港的民意民情,他對經濟發展的了解更是幼稚粗疏。由他這樣的人牽頭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只會令香港走上歪路歧路,只會造成大量的浪費與資源錯配。
聽聽他在昨天經濟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後的話就知道他真的不懂經濟發展是甚麼一回事。一臉得色的梁振英說,香港過去十五年所做到的收入及經濟增長,內地過去五年已經做到,他認為在內地經濟快速增長下香港有條件做得更好。先不說內地的經濟增長數據有多真實、有多可信,單是拿香港跟內地的增長速度直接比較已是荒謬及不合理的做法。十五年前香港已躋身發達經濟體的行列,產業結構從工業轉向消費及服務業,人均收入則位居世界前列;要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樣每年增長百分之七、八或更高是不可能的事。中國大陸卻是另一個故事。十五年前她的經濟仍處於低度發展水平,連小康社會也未達到,勞動人口仍處於快速增長狀態,她錄得較快速的增長是理所當然的事。梁振英居然拿中國的增長速度來跟香港比較,並以此為理由說香港可以加快增長速度不是太無知、太不了解國情港情了嗎?
事實上稍稍念過一下經濟學的人都會知道,發達經濟體由於經濟效率已相當高,進一步提升要看實質生產力的提升,不可能胡亂增加投資、消費提高增長率,不然換來的只會是惡性通脹。假如香港真的像內地過去十五年那樣每年增長接近百分之十,只怕香港通脹早已失控,物價飛升得難以承受。

另一方面,內地近十幾年的經濟增長主要靠外貿及基建投資推動,包括由中央到地方投入大量資金修築公路、鐵路、橋樑,包括大中小城市拚命搞地產開發。香港基建早已相當成熟,即使進一步改善也不可能像內地那樣千帆並舉,大灑金錢,更不可能令投資開支佔整體經濟四、五成。梁振英究竟想要香港向內地學些甚麼呢?
梁振英的無知當然有問題,更可怕的還是他的狂妄自大,還是他對市場力量的漠視。他在昨天不但一再重申特區政府要「適度有為」,更特別提到政府可以直接投資產業項目。梁振英又以海洋公園及迪士尼為例子。甚麼叫「適度有為」梁振英從來沒有說清楚,但政府直接投資及經營某些產業卻絕對不是「適度有為」,而是徹底改變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令政府變成指導者、經營者。首先,政府直接投資某些產業或行業等同以公帑資助相關行業的發展,這種由官僚預先選擇優勝者的做法對其他行業固然極不公平,更容易出現官商勾結及利益輸送之類的不當以至非法行為。此外,市場情況瞬息萬變,行業盛衰周期比以前更短更快,強如蘋果及諾基亞也可以在一年或幾年間從市場及投資者的寵兒變得光芒盡失,人氣大跌。官僚的市場觸覺只有更差,只有更落後於形勢,由他們開無數冗長會議後拍板定案的話,有關行業隨時已由朝陽變成夕陽甚至瀕危行業,投入的公帑則像倒錢落海那樣浪費掉。
過去特區政府不是沒有主動出資或提供土地發展某些產業,前特首董建華就想大力發展高科技,還拿出頂級臨海靚地發展「數碼港」。結果數碼港原來只是個地產項目,讓發展商、炒家賺了大錢,高科技產業卻連影兒也沒有。十五年後的今天,梁振英又大張旗鼓要政府做經濟領頭羊,投資推動某些產業發展。這除了重蹈數碼港的覆轍外還有甚麼好處、甚麼作用呢?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