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成長路:早產嬰發展慢非必然

青葱成長路:
早產嬰發展慢非必然

早產嬰兒的發展是否一定較足月嬰兒慢?單純看早產嬰兒的成長,他們發展慢的比率確比足月出生的嬰兒高,但發展慢也不是必然。有些早產嬰兒,在一、兩個月時已常常俯卧在床,後頸力已很好,可以抬起頭望人,但到了6個月,還未懂得轉身;嬰兒明明比較早開始發展(一般要兩三個月才能穩定地抬頭),但到了6個月,卻未能發展到一般水平,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改善肌肉協調學轉身

嬰兒若足月,本應在媽媽的肚子內向前彎着身子,但若提早出世,身軀常常平卧或側俯在床上,較早刺激了背部肌肉的反射,令後頸的肌肉發達起來,以致他們會較早抬頭,但也因此較少運用身體的腹部肌力,故當嬰兒需要學習轉身時,常常慣用背頸肌,會較難協調背部的肌肉和前部的腹肌而達致轉身,他們轉身的時間便會較慢。若嬰兒能及早接受腹部肌力訓練,這種情況便可以避免。
俗語說:「三俯、六坐、九爬行」,嬰兒怎樣才算發展慢?物理治療師會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包括分析嬰兒出生資料、發展趨勢、活動能力質素、對外界的反應等資料,才能作出較準確的判斷。當物理治療師為嬰兒完成評估後,會為嬰兒提供體能、知覺及環境適應訓練。透過設計不同的活動,誘發嬰兒的活動能力,並以按摩技巧及各樣的刺激,增強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及接觸經驗,盡早促進嬰兒整體的發展。一位家長帶着她8個月大的女兒來求助,當時嬰兒仍未能坐穩,經半年多物理治療師訓練後,女孩現在走路時已信心十足。可見只要有適當介入,早產嬰兒也可以很快追及同齡嬰兒。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青葱成長路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