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這陣子譴責的政府部門太多了,花園街大火,無良業主可恨吧,但劏房住客逃生無門,在樓梯慘叫着,最早抵達天台的消防團組,聽着樓下傳來地獄的嚎叫呼援,沒有施救,原因是要等候上級指示。而上級,我的天,翌日天亮後才到現場巡視。樓梯遍佈屍骸,有死者被發現跟天台只幾步之遙。法官說,消防徹查大火原因拖拖拉拉,浪費紙張,浪費人力。倒是屋宇署沒浪費,讓馬頭圍那幢豆腐渣唐樓繼續住人,幾番驗樓,幾組測量員,同樣馬虎卸責。最後,我們知道了,值得林鄭淌下幾滴眼淚的那幾條人命,只值一萬元罰款!馬頭圍沒地震,震央的慘狀卻歷歷在目。老判頭回應「我都唔想啊。」屋宇署緘默,是默哀嗎?不吧,記者說,負責的測量員依然在職,每日執勤,區區都有可能變馬頭圍。
誰當特首有分別嗎?十一海難中海事處操作跟屋宇署竟然那麼相似,多番驗船,明知錯漏照樣批示合格。天亡國慶,那麼魯莽的一撞,撞沉市民對煙花維港、齊心摺凳的河蟹期望。香港核心價值,燒毀倒塌繼而下沉,萬一接下來佔領中環的是新沙士,梁凸,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