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的人大政協兩會,京官與港區代表就特首的預選不斷放風喊話,事實已經擺在港人眼前,由習李接班的中共,是不會主動讓香港實踐真正的雙普選。佔領中環,勢在必行。
日後無論佔領運動成敗與否,由提出至今得到各界響應,我認為已經有兩項劃時代的意義。首先,這是港人首次提出,當中共不去履行政治及憲法的承諾,中共將要承受甚麼後果。其次,正如戴教授在不同的訪問中言及,這一次讓整體社會感受到,被認為屬於沉默大多數的中產,也有很大機會被鼓動起來大幅度的投入參與,形成一場有如八九民運時期那樣的全民運動。
戴教授預期佔領中環在明年夏天實行。然而,我建議要有思想準備,為佔領中環擬定一個在今年內出現的應變計劃。現在政府的民望,已經極為貼近二○○三年董建華的時候,如果有惡劣事情發生,民情的反彈會史無前例。屆時,一宗小型偶發事件,就足以引動市民自發上街實現佔領行動。另一方面,今年是○三年五十萬人遊行的十周年,具有濃厚象徵意義。
所以,我希望戴教授對今年的七一有所準備,一旦時機來臨,抑或核彈突然自行爆發,也不至於手足無措。我的具體建議如下:在今年七一前夕,集合所有曾表態參與佔領中環的知名人士,共同公開約定如果大量市民自發佔領中環並已達到預期效果,他們會即時參與,而訴求是特區政府必須立即交出合乎兩個條件的普選方案──一、立法會不包含任何形式的功能組別;二、行政長官的提名程序必須包含市民聯署提名的方式,提名委員會無論用任何方法組成,一旦收到若干數量的合資格選民聯署某人,就必須提名該人成為正式候選人。在佔領中環發動的同時,民間社會在各個界別全面配合,包括由學聯及學民思潮發起絕食,教協發動全港大罷課,職工盟發動全港大罷工,何俊仁即時辭職甚至全體泛民在立法會甚至區議會都實行總辭等等,所有行動都與佔領相始終。佔領中環既然是核彈,在備用時當然用以作震懾之效來增加談判籌碼,一旦以任何形式按下投擲的按鈕,那只有一幹到底,以對方無條件投降為唯一目標,這也是戴教授長期撰文述及博弈論的原則。
暫時擱筆在此,希望能豐富既有的討論,也藉此表達對戴教授的敬意。
楊繼昌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