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更勝麥記的免費早餐 - 丘亦生

金融雲端:更勝麥記的免費早餐 - 丘亦生

麥當勞表示於下周一舉辦「全港早餐日」,滿城盡派煙肉蛋,以23萬個免費漢堡,成功引發大量的免費宣傳及眼球,事關港人對於免費兩字特別醒神,麥記的新猷輕易便戳中目標觀眾的死穴。
雖然贈品作為一種宣傳伎倆,已是老掉牙的招數,但正因為其老套,所以是顛撲不破的好橋,在網絡時代,更利於製造話題,刺激生意。
免費作為一種生意經,可追溯至百多年前的吉列,當時的創辦人King Gillette,為推廣自己發明的可換刀片鬚刨,實行以半賣半送的方式,送給軍隊、到銀行開戶的存戶(廣告口號為「Shave and save」),甚至隨香口膠、咖啡、茶等產品附送,結果吉列成功拋磚引玉,其鬚刨全球行銷,連本帶利在銷售刀片上賺回來。

吉列拋磚引玉 蝕頭賺尾

自此之後,對於要不斷補給才能運作的產品,免費或低價mode幾乎成為指定動作,如電視遊戲機、打印機等,便大多採用這種蝕頭賺尾的營銷手法,用非常低價吸引你使用並建立習慣後,才在往後細水長流的附屬產品、維修服務中,賺取回報。
當然,這種模式亦有弱點,生產商必須能確保附屬產品只能由其指定供應,正如雀巢的咖啡機,早前便因為被裁定其咖啡膠囊沒有專利,意味雀巢要面對競爭,其咖啡機便很難實行低價策略。
免費亦是新產品打進市場,以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的撒手鐧,有時甚至為了市場壟斷地位,免費不特止,還要逼你用,好像微軟早年在視窗硬要加入IE瀏覽器,便被各地的反競爭監管機構窮追猛打至今。
現實中,港人早習慣無料放題、免費電視、零機價手機,虛擬世界比實體世界更加普及,電郵、搜尋器、社交網絡、新聞、音樂、遊戲、軟件、百科全書,免費早成為默認選項,要收費反而是異類,有時難如登天。
我認為,無論網上網下,很多所謂免費都只是掩眼法,儘管用者自付這概念越來越out,但不代表你沒有付出。聰明的商家往往只是換一個角度來賺錢,你以為無償享受了方便或服務,查實你的眼球、你的資訊、你的消費習慣,才是人家賣給廣告商的產品;你的口耳相傳及分享,才是人家眼中的金礦。

增發免費電視牌 冇蝕底

近日先有小店以放題任食成功上位,復有麥當勞的免費食物招徠,我很好奇,這是因為租金高企下生意難做,所以引發更多奇招怪招,來催谷銷售人氣,還是高通脹蠶食了普羅大眾的購買力,令這些不用算過度過的消費,有異常的吸引力。
我認為,不論免費午餐、早餐及晚餐,現實中也很難出現的,就算麥記今次不能從我身上榨取多一分一毫,我也可能因為較多的排隊時間,以及錯過了原來想幫趁的小店,而有了付出。
我唯一想到的,最類近麥當勞免費早餐的例子,可能是增發免費電視牌照,從消費者、行業以及社會整體利益的角度,我實在想不到有任何蝕底的地方。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