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德國足運奮發10年 - 咖喱

特稿:德國足運奮發10年 - 咖喱

知恥近乎勇是德國足球近10年的寫照;若沒98世盃8強大敗於克羅地亞、若沒00歐國盃分組賽包尾出局,德國足球今日就不會旭日再升。
經歷兩次大賽失利,德國足總知道暮氣沉沉的德國足球需要一次雷厲風行的革新,故嚴令德甲及德乙36間球會加強青訓,如規定德甲球會的青年軍必須有3個球場及3個教練;青年軍還要配備醫療室、物理治療師及隊醫。若球會未能達標,將不獲資格出戰職業聯賽。德國足總平均每年都至少投放1,000萬歐元(約1億港元)落國家的青訓體系。
在全國球壇出錢出力下,德國青訓08年進入收成期,賓達兄弟領德國奪得U19歐國盃。09年更加大豐收,馬里奧葛斯及達史特根等奪U17歐國盃,而紐亞、奧斯爾、基迪拉及曉姆斯這一代就取得U21歐國盃。
如今,這班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生的球星已成為國家隊主力,朝氣勃勃。奮鬥10年,除國家隊受惠,德甲球會亦不用煩惱人才何處尋,因為遍地都是寶。多蒙特是最大的得益者,他們靠葛斯及曉姆斯等連奪兩屆德甲,與星光熠熠的拜仁分庭抗禮。文:咖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