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藤蔓交纏的叢林,翻過小山丘後已教我喘不過氣來。穿上安全裝備踏上岩石,只看到對岸70米高的巨岩與腳下那憤怒的海洋。每走近懸崖一步,我那忐忑的心只想着應否後退。別無選擇之下我貼着懸崖邊爬下去,手死抓着岩石,任由自己的腳去摸索可讓自己依靠的石面立着。然後鼓起僅餘的一口勇氣把雙腳鬆開,身體即時吊在半空中,看着澎湃的海浪正要撲來,些微水花濺向臉龐之際,不足十秒間,我已飛到對面山崖,飛索這玩意追求的,就是這十秒飛翔似的暢快。
記者:冉藹莉 攝影:梁志永
命懸一索
飛索過程的短暫,暢快得不真實,內心來不及作反應,我已跨過海洋由一邊巨岩飛往另一邊。這十秒暢快是暢快,但委實太短暫,難以理解這班熱衷野外活動的人,竟願花上三小時安全繩索的裝置,才能享受這一瞬間的快感。整個飛索過程其實是把生命交託給岩石上的繩索,將身體懸掛在繩索上,宛如飛翔般由高點滑至低點,所以搭建繩索系統必須有耐性,一點也不能鬆懈。
飛索導師關永森在石澳找到一個合適玩飛索的山崖,兩崖之間有一高一低的位置,終點又有個平台,以方便停下來時,有教練在旁邊支援。他確定以兩邊巨岩作起點及終點之後,就用栓子卡在岩石之間的罅隙內作固定點,然後測試力度及受力方向是否正確。一條繩,用上三個固定點,並以雙繩系統,確定每邊崖石都有六個固定點去穩固,然後計算距離及力度都符合安全系數後,就可搭建出一個飛索路程來,由教練親身試驗確定不會有碰撞時,一切就準備就緒了。
關永森是攀總(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繩索技術委員會副主席,他初期玩飛索時,也試過失誤受傷。「通常自己搭路便要自己落場試玩,但有次因為放多了繩而撞樹。為了避免全身撞向整棵樹,便用腳踝借力,結果整個腳踝爆裂。」發生意外後,半年內要與所有劇烈運動絕緣。本來從事五金塑膠設計師的關永森,讀書時已喜歡跟隨教友行山露營,95年才開始接觸山藝、攀岩等課程,對大自然的迷戀一發不可收拾,44歲的他說如壁球等被困室內的運動也忍受不住,喜歡徜徉大自然的感覺,他沉迷得辭掉工作,把興趣變成自己的事業,當上繩索、行山及攀岩教練。
沿繩下降 拍攝石紋
29歲從事廣告攝影的袁仲軒就是關永森的學生,他喜歡攀爬山岩的同時,亦愛把岩石的美用專業攝影器材拍攝下來。玩飛索只要有兩個專業教練在旁看管便可,但岩攝這種新玩意就必須上課學習繩索。
「岩攝算是一種新玩意,要懂得利用沿繩(或稱游繩)下降技術,攀石期間停下來拍攝岩石。」要學懂利用栓子去製造安全點,再利用如「8」字扣或AB下降器等器材,運用沿繩下降的技術攀岩。即使袁仲軒已有二級攀岩及初級繩索的底子,但對他來說,要固定身體在半空取景確實有一定難度,隨時因風向令人體擺動,因此他時刻緊記「LV法則」,就是上身要保持L形,雙腳要V形,以確保自己能固定位置。
有次袁仲軒一個人以沿繩下降方式,帶着攝影機在獅子山側面落繩攀爬時被卡住,他說:「我專注拍攝,沒有留意到條繩扯得太緊,結果條繩太重卡住,最後花上數十分鐘才能繼續下去。」不管他們有多少經驗及上過幾多訓練課程,每次玩高危活動,都有喪命的危機,每次遇到危機,都是全憑自己的力量,以冷靜的意志去解決。袁仲軒說:「在岩攝過程中,個人的反應必須夠靈敏,要顧及相機不要撞花的同時,自我保護意識要夠強,懂得有後備方案落山。」以為他們純粹在玩命,其實他們在訓練自己遇強越強。
飛索體驗
專門策劃戶外活動的Life is Possible有提供飛索或岩攝等活動日,但只接受10至20位學員組團參加。活動長達7小時,地點可選擇石澳或東龍島。
戶外飛索暨沿繩下降技術體驗活動日
收費:每位$450(20人起)
查詢電話: 2446 0369
攀岩要領牌
較高難度的攀岩或岩攝都需要考取證書,香港繩索總會、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均為香港政府所認可頒發有效證書的體育總會。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證書課程
一級攀岩課程收費$350,包括3小時理論課,
8小時實習課
國際戶外訓練中心香港分會提供更多資訊
網址: http://portal.iotc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