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入貝沙灣<br>張一鳴十年翻兩番

撈入貝沙灣
張一鳴十年翻兩番

【沙士疫變10年】
【本報訊】2003年沙士爆發,人心惶惶,大部份人寧願留個錢傍身,那年開售呎價4,000多元的港島豪宅貝沙灣無人問津,從事地產分析多年的張一鳴卻大膽博一鋪,在貝沙灣開售半年後,以725萬元購入千幾呎單位,今天該盤樓價漲至每呎1.5萬元,身家賬面升兩倍。
記者:陳家雄 朱連峰

當時經濟蕭條,打工仔怕飯碗不保,他卻大膽入市,「我相信香港唔會死!」理由是中國一定會支持香港,「一個13億人口嘅國家,要救一個700萬人口嘅地方,一點都唔難。而且九七之後,香港經濟持續差,英國人管治得掂,主權移交後,中國竟然管唔掂?關乎面子問題,中國一定會出手。」

淘大無平盤 轉買嘉兆臺

03年3月26日,淘大E座封樓,他卻開始四出搵樓,首個目標不是貝沙灣,而是沙士源頭淘大花園,他說要在別人恐慌時貪婪,「經紀說,人哋咁慘,你仲嚟搞搞震!」最終開價60萬元,無人放盤。
後來轉移目標至樓齡廿多年的西半山嘉兆臺,因為那是指標屋苑,很多專業人士聚居,最重要是,銀行估價每呎3,400元,業主卻開價每呎3,200元,「我即刻扑槌!」最終以405萬元購入,持貨約3個月,以483.8萬元沽出,淨賺78.3萬元,換入貝沙灣,「幾時新樓都好過舊樓,揸都揸得耐啲。」
決定換入貝沙灣之初,女友是拒絕的,「她聽人家說,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一度放棄,後來跟女友到數碼港看電影,順道參觀,「親身體驗後,卻有另一番滋味,感覺很像大學社區,配套完善,小朋友的活動空間很多。」人家說交通不便,他駕車來往中環,原來只消15分鐘。

淘大花園當年為沙士源頭,樓價重挫成交癱瘓。

十年一劫 估今年樓價冧

03年底,以725萬元購入一個建築面積1,372方呎中層單位,呎價約5,280元,十年後,同類單位成交的建築呎價已升至約1.5萬元,單是這個物業,已令他身家漲近兩倍。 「你話我發達?一定唔係,單位係自住,一日未賣,錢仍未落袋。假如03年我有足夠嘅錢,我可以掃樓,咁今日就真係發達了!」
他認為,樓市周期通常5至10年,戰後至今已經歷10個周期,「2003年至今,剛好十年,𠵱家要小心!當樓市出現泡沫,好多人會話『唔使驚!今次唔同。』但結果永遠都係爆煲。因為甚麼爆?冇人知。」
他說,2009年已覺樓市見頂,於是賣去部份投資物業,「唉!怎料09年後,樓市又升多兩成。因為冇人估到美國會無限量印銀紙,亦冇想到香港政府好心做壞事,喺供應未有前,製造需求,呢啲係一個中五學生都識嘅基本理論。」

兩年前,將自住單位放租,搬去租個2,000幾呎的碧瑤灣,好讓呱呱落地的一對孖仔有更多空間。怎料碧瑤灣租約期滿,業主加租五成,惟有收回貝沙灣自住,「千五呎真係唔夠用,有兩個傭人湊住兩個細路仔。但錯過咗樓市周期底,就惟有忍。𠵱家惟有住逼一啲,等下一個周期底來臨先出擊。」

沙士疫潮事過境遷已10年,當年的傷痛可能仍未能磨滅,當事人可和讀者分享自己歷劫餘生的經驗,歡迎電郵至本報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