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在東大街吃飯,天后廟附近有很多警察維持秩序,一問,原來是農曆正月廿六,觀音開庫。
傳說每年正月廿六觀音開金庫,隨人拿取,助人致富。所以每年這一天,觀音廟、天后宮都十分熱鬧,借庫之人蜂擁而至,成百上千,都想借觀音助自己一臂之力。
前來借庫者心頭都很高,借庫的數目都很大,成億成億,今年有的廟還根據通貨膨脹,將最高借庫額定為十億。有借庫的市民說「求觀音好過求財爺」,也算是對財政司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不派糖的抗議。聽到那些廟自己決定把借庫額加大,那感覺是原來觀音也有財政司的,那些廟裏的廟祝就是觀音的財政司,他們幫觀音理財呢!
按說觀音開金庫,助人致富,那些人應該是窮人,窮人有錢翻身才叫「致富」,但我知道,每年觀音開庫,有許多富人也十分興奮,尤其是些本來家財億萬的富婆,也會在那一天擠去廟裏向觀音借庫,她們平時信着各種宗教,上帝耶穌信得十分堅定,但到了這一天,就只信觀音了,因為觀音在這天會「借錢」給她們。曾經有個富婆告訴我,那年她抽中了一張寫着「三億」的紅紙,高興得當場尖叫起來。好了,今年有「十億」了,要是被她抽中,不知會不會高興得昏過去。
「借庫」當然也有成本,起碼要買些香燭祭品,近年借庫行列中多了大陸同胞,他們發揮行走廣東道的本色,買祭品出手比香港市民闊綽得多,於是有香港市民說因此壓力大增,怕自己出手寒酸,觀音看不上。你看,大陸同胞一出手,觀音都為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