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上周就其格仔設計控告本港小店侵權。作為國際巨企,矛頭不指向製造的廠商,而對弱小的商店開刀,引起社會各方聲討。在民間巨大壓力(包括夏蕙姨的格仔餅挑機)下,最後與小商戶和解。LV事前低估其法律行動對公關形象的影響,無視港人鋤強扶弱的正義感,整件事我認為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叫做「笨實」。
地產霸權 扼殺小店
這間「笨實公司」,讓我聯想到知名小店「老實公司」——朱義盛。朱義盛以售賣鍍金首飾及刨花油聞名,待客童叟無欺,滿載一份街坊人情味,但最後還是不敵社會變遷而於2010年結業。
一間「笨實公司」,可以進駐各大黃金地段;但一間「老實公司」,卻連在舊區也找不到容身空間。這,就是香港社會金錢掛帥背後的悲哀。
地產和領匯(823)霸權,以及社會的高速發展,共同扼殺了眾多本地特色小店。我們雖有現代化的集團,取而代之提供優質的商品與服務,卻犧牲了社會消費選擇的多樣性,及伴隨我們成長的本土傳統文化。我認為是得不償失。
所以當我上周在大角嘴廟會活動中,看到某攤位上一張寫着「肯定個體小店價值,記錄特色商戶及消失的老店」的單張,馬上引起我的注意。
攤位的主辦機構名為「生命工場」,致力於關顧受市區更新影響的個體小店,鼓勵青少年及市民關心本地文化及鄰里網絡,推動小店支援及倡導計劃,探訪並記錄個體商戶,透過舉辦市集、展覽、工作坊、出版刊物等提升市民的認知,以每間商號甘苦經營的故事介紹當中的「人、藝、情」。
2010年朱義盛結業,生命工場助其保存招牌,並舉辦「光榮結業街坊夜」;亦鼓勵東主繼續生產刨花油,透過它們的網上商店及星期天市集發售。
生命工場更舉辦「細藝再生工場」,鼓勵老店東主向下一代傳授手藝。這些工作意義重大,值得港人大力支持。惟受資源所限,並未能組織更大規模的關注本土小店運動,改變社會風潮。
美國也有很多推廣「Buy Local」的志願組織,協助社區小店在大集團的競爭下生存。但組織運動亦大多缺乏規模,對小店生意幫助有限。
美國信用卡American Express近年所辦的一個推廣小店運動,卻搞得有聲有色,很值得我們參考。它們把感恩節後的首個星期六,定為「Small Business Saturday」,並以廣告向全國宣揚。市民只要在當天用AE信用卡到參與計劃的小店消費,將獲25美元的現金回贈;活動亦設facebook專頁,宣傳參與商戶,專頁至今人數高達320萬,累積成效不俗,帶動小店生意顯著增長。
香港總欠缺人情味
此計劃的重點,並不單在於金錢的誘因,而是提供了一個綜合平台,讓各地的小店統合成一個巨大群體,並將「到小店消費」塑造成富有社會意義的行動。活動雖然涉及龐大營銷費用,但卻讓AE使用率激增,而最重要的是,大大提升市民對該企業的好感。
在商業掛帥的香港,單靠志願組織推動小店消費的潮流,未免有點吃力,我認為商界的支援,對此運動極其重要。若然EPS或各大銀行的信用卡服務能仿傚AE的做法,相信對活化小店消費會大有幫助,亦能提升這些大企業的社會形象。試想每月收到的信用卡宣傳單張中,都加插本地特色小店的故事,讓商業宣傳品平添一點人情味,必能吸引不少客戶細閱,而不會轉手就將其撕毀。
香港要發展成有品味而健康的社會,不能只追求更多集團式上市公司,容忍更多的「笨實公司」,而是要共同守護滿佈各區的「老實公司」。香港,已有足夠的銅臭味,我們欠缺的,永遠是人情味。
徐緣
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
http://www.facebook.com/tsuiyuen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