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吹風2017年普選特首要設篩選機制,將心目中認為非愛國愛港人士篩走,目的當然係確保入閘提名的係自己人,即係伊朗式選舉,候選人報名後由憲法監護委員會進行篩選,成為合法候選人名單,再供伊朗選民普選。
如果北京真係要事先知道選舉結果,必定唔會容許泛民入閘,究竟世界上有冇一個制度,既可執行政治背景審查,又可符合普及而平等的普選定義呢?有的話,不妨告知小弟。呢一次香港人要攤牌,因為實在已無藉口接受一個假普選制度。
北京玩手段 無心搞普選
如果大家接受了有審查嘅假普選,即係中央會欽點2至3個建制派候選人,而且在人選上已刻意製造出對比效果,如李慧琼對劉江華,大家會揀個冇咁衰,感覺上有得揀,實際上係假選擇,但2017年選出之特首已可聲稱有普選民意基礎,行政機關會更為所欲為,議會要制衡更難。
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就係睇到北京冇誠意搞真普選,有意將時間表一路向後拖,拖到15年先提出一個保守嘅篩選方案,到時香港人唔收貨,泛民唔收貨,北京就以時間緊逼關係,將局面變成all or nothing,一係要、一係唔要,冇討價還價餘地,最終立法會表決時,泛民否決方案,結果原地踏步,繼續用番2012年1,200人選舉委員會模式。而因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流產,當年人大決議係先有行政長官普選,才可進行立法會普選,2020年立法會普選自然玩完。再等下一屆,已係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
佔領中環係要製造一個對峙局面,當中必定有風險,但呢個局面係迫使每一個香港人,以至中央領導人,都要認真思考2017年普選議題,唔好再拖、再玩手段去愚弄香港人。戴耀廷一代經歷基本法起草及諮詢、八九六四、九一直選、九七回歸,一直等等等,20多年,由大專生已變了50歲中年人。呢20幾年將溫和知識分子逼到激進化,又豈止戴耀廷一人。
他一吹雞,大家已無拒絕理由。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