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少預期千億 全年吹淡風<br>內地新貸恐零增長

上月少預期千億 全年吹淡風
內地新貸恐零增長

【本報訊】人民銀行昨日公佈,2月新增貸款6,20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市場預期的近7,500億元低之餘,更被經濟學家唱淡指,內地大搞城鎮化純為宣傳,根本不能有效推高借貸意欲,分析估計,今年全年新貸難見大幅增長,最淡的更估計今年新貸額度只能與去年持平。 
記者:董曉沂

人行公佈,上月內地社會融資總量為1.07萬億元,較1月份的2.54萬億元跌逾一半,按年增加228億元。內地廣義貨幣(M2)餘額99.86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則略高於市場預期之餘,亦連續兩個月高於M2增長目標13%,暗示市場仍有過多資金。

中行料全年達9萬億

由於市場並不缺水,故不少分析認為日後人行的貨幣政策將偏向中性,不會再像年初般寬鬆。惟內地大型銀行則抱較樂觀態度,如中行(3988)行長李禮輝認為,今年新貸增長「差不多」可達9萬億元的市場預計數字。
另一國有大行建行(939)亦持相同看法,其行長張建國表示,今年新貸增長可保持平穩。翻查數據,去年全年內地新增貸款為8.2萬億元,倘今年新貸可達9萬億元,暗示新貸增長速度為9.76%。
對於內地新貸增長亮點,國有大行均認為城鎮化會成為貸款投放重點。李禮輝指出,內地城鎮化建設將是兩會的最熱話題之一,在落實一些具體方案後,中行勢會就城鎮化的國策,提供一些配套的金融服務。建行行長張建國亦表示,該行年內定會增加城鎮化相關貸款投放。

城鎮化難有效谷高借貸

對內地城鎮化的期望,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直指,城鎮化其實只是宣傳技倆,觀乎內地農村及村鎮的發展,其實已見發展過快的迹象,惟不少新發展的村鎮其實並未見太多居民,嚴重影響消費力,故他未敢看好今年全年內地新增貸款增長。謝國忠估計,今年新貸或與去年持平,實難見大幅增長,反而他指出,由於經濟發展與實際需求未能配合,令市場上有太多貨幣,今年人民幣或有貶值危機。
事實上,過度發展及需求不匹配的言論已非首次傳出。早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製作的《60分鐘時事雜志》便曾踢爆,內地鄭州有一個已經完成發展的商業城,惟全城並無商戶開業,更難言可以推動消費,故經濟學家之言非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