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煉油廠廢膠製柴油 <br> 明年興建 日處理20公噸廢料

環保煉油廠廢膠製柴油 
明年興建 日處理20公噸廢料

【本報訊】一間本港公司明年將在屯門環保園興建煉油廠,用回收塑膠提煉為超低硫柴油,計劃每日可處理20公噸塑膠廢料,生產出12公噸超低硫柴油。本港學者說塑膠是石油副產品,目前塑膠廢料主要是循環再造膠粒,而再造環保柴油可減少倚賴石油。
記者:呂焯均

香港德福環保科技集團向環保署提交該項工程計劃指出,目前該公司已在屯門環保園設置塑膠廢料回收廠,回收包括膠樽和膠袋,切碎成膠粒後循環再用。該公司提出將塑膠再造成柴油,是改善塑膠廢料的再生能力。該公司計劃明年動工興建一間熱解廠,2015年啟用,每日可處理20公噸回收的塑膠廢料,並出產12公噸的超低硫柴油。

可減少使用石油

熱解廠內有4個熱解爐系統,每個每日可處理5公噸塑膠廢料。整個處理過程是以高溫分解膠料,其中主反應器的運作溫度介乎攝氏350度至450度,視乎輸入主反應器的膠料成份而定。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包括有毒和有氣味的氣態二噁英,會在第二個焚化室內,以850至1,000度高溫燃燒,當中的熱能會回輸到主反應器,以減少主反應器的能源消耗。
最終經處理的廢氣會由20米高的煙囱排出,過程亦會產生爐灰,主要是乾黑碳,會沉積在反應器底部,由爐底的自動化螺旋排出反應器外,輸送到爐灰箱再清理。德福環保科技集團回覆記者查詢時,只表示現階段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
研究環保科技的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容家富指出,塑膠是石油副產品,與石油同是碳氫化合物,燃燒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塑膠有添加劑,分解時會釋出有毒氣體,故循環再造時須處理有毒物質。
他又說,已有科技研究出在無空氣環境下加熱,可令不同塑膠的化學成份,由長的碳鍊變短,便將塑膠變成燃油。塑膠循環再造膠粒,可免棄置堆填區,減少污染。塑膠造柴油,可減少用石油,亦是環保方法,稍有不足的地方,是再造的柴油用來燃燒產生能源,同時釋放二氧化碳,對環境仍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