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是一種廣泛性的腦神經退化病,受影響的包括中樞神經、感官神經、交感神經等,但患者最顯著的症狀通常是活動功能失調,大部份治療柏金遜症的藥物也是針對這方面的障礙。
柏金遜症的活動失調是由黑質細胞退化及腦部缺少多巴胺造成,治療柏金遜症最常用的是左旋多巴(Levodopa),這藥物會被神經細胞轉化成多巴胺,以補充本身的不足。另一種藥物叫多巴胺受體激動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作用是把神經受體的活性上調,使其在缺乏多巴胺下仍能運作,功效與左旋多巴相輔相成。
藥物治療不能把所有活動失調的症狀徹底矯正,這也不是治療柏金遜症的目的,因為藥物份量越高副作用便會越大,如何用藥也沒有一套既定準則,醫生必須因應個別病人生活所需來釐定適當的治療方案。再者,現有的藥物都不能阻止或減慢黑質細胞繼續流失(醫生不習慣在沒有實證下信口開河),亦無助改善活動失調以外的問題。
無可否認,治療柏金遜症的藥物仍有不足之處,但只要妥善運用,患者的生活質素一般都能得以提升。
被廣泛報道的深層腦部刺激手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也能改善活動失調,外科醫生把電極植入患者大腦,然後透過微量電擊回復運動神經迴路的平衡。
很多人以為做了手術便等於根治了柏金遜症,然而,手術有一定難度及風險,亦不能改善活動失調以外的症狀,之後當病情逐漸加深,原先的治療效果也會慢慢減退,手術最大好處是能夠取代部份藥物,以減少晚期患者因服用高劑量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