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Are you sure? - 李德誠

開心見誠︰Are you sure? - 李德誠

專科醫生或醫科學生要考獲專科資格,必須通過臨床考試,一般來說,臨床考試時,考生會獲派一名病人作個案診斷,考生需要向病人問病情、做檢查,再作出診斷,然後向考官報告,考官或會作進一步提問。
作為考生,最怕聽到考官問"Are you sure?"(你肯定嗎?)這句話,這個問題在考生向考官報告時最常出現。考官問這問題,最常見有幾個原因:可能是考生診斷出錯,考官給考生第二次機會,亦有時考官見考生有猶豫,質疑他可能瞎猜答案,所以要再仔細追問以肯定考生明確知道答案。
傳聞中有些考官「立心不良」,問"Are you sure?"的目的是戲弄考生,明明考生的答案正確,也答得蠻有自信,但考官偏偏看不順眼;又或者考官監考了一整天後,感到有點納悶,所以提出這個"Are you sure?"問題來「輕鬆」一下。當然,這都是傳聞居多,以前我在醫學院當考官,卻沒遇過這情況。不過,答對時卻被考官這樣一嚇,也是很嚇人的一件事。好端端答對了答案A,但經不起考驗改選答案B,那之後的討論都泡湯,全軍覆沒,所以當考生遇上了這種情況,必定會覺得非常不值。
對於考生來說,"Are you sure?"的確是很恐怖的問題,在發問後必須要在兩三秒內迅速作答,在電光石火之間,考生必須決定究竟考官是菩薩心腸想打救自己,還是考官覺得自己信心不足想打救自己,還是考官是傳說中的殺手在作弄自己呢?我知道有些考生想從考官的面部表情,得到一些線索,不過要在這麼大壓力和有限時間下,要憑考官面容決定生死,實在蠻不容易。其實,立心要戲弄考生的考官是絕無僅有的,所以萬一被問"Are you sure?"時,應細心考慮自己是否犯錯,然後再承認犯錯。一般來說,考官也會原諒考生,考生從頭開始。
其實現實生活中,行醫時也會遇到不少類似情況,有時病人會問醫生,究竟診斷有無搞錯?為何服藥後,病情仍未得到改善,是否處方出了問題等。年輕的醫生聽到病人這樣說時,往往會立即發火,擺出一副「我是專家,我的說話你要聽」的姿態,有經驗的醫生反而會像考生一樣,想一想是否真的出錯了?為何病人有此想法?病人提出的疑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再做進一步檢查。
若這樣看來,"Are you sure?"便會變得沒那麼可怕了。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