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縱橫談:奢侈品股估值被低估 - Caroline Reyl

百達縱橫談:奢侈品股估值被低估 - Caroline Reyl

近兩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各大高檔消費品品牌最近所公佈的2012年銷售額及盈利依然延續上年的增長勢頭。全球經濟正在改善,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加上這些新興市場消費者對高檔消費品的消費滲透率仍然很低,預計經營高檔消費品的精選品牌公司未來將可以繼續交出亮麗的業績。
按保守的估算,我們預測高檔消費品行業今年的銷售增長約8%,每股盈利增長將更高,估計達到12%至15%。高檔消費品去年價格大致平穩,但自去年底歐債危機紓緩後,法國LVMH集團已率先在歐洲提價8%,Cartier也提價3%至5%,預計今年這些名牌子將有全面提價的空間,進一步改善行業的盈利能力。

不論經濟好壞,大部份高檔消費品品牌仍然錄得盈利增長,只是增長速度高低的問題,這對於許多其他行業來說真是既羨慕又妒忌,特別是那些周期性行業。
高檔消費品行業這個得天獨厚的極少數,受惠於一批極富裕人士對高檔消費品的消費需求和模式,基本上是不受經濟周期影響,而另一主要原因是,新興經濟體的富裕中產人口正急速增長,而且這個趨勢仍將持續最少10至20年。

中國仍是增長來源

高檔消費品市場仍然是一個朝陽行業,市場距離飽和水平尚遠;在日本,58%的消費者有購買高檔消費品的習慣,反觀中國則僅佔3%,中國這個比率,相等於1970年的日本,因此,中國市場開始呈現飽和,可能是10至20年之後的事情。
想像一下,15年前中國消費者僅佔高檔消費品市場的2%,但時至今日,中國消費者已佔整個市場的25%。
未來幾年,中國仍然會是高檔消費品銷售增長的主要來源,在中國經濟見底復蘇,以及政府換屆等不明朗因素消失後,預計今年中國消費者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將增加15%,高於去年,並繼續以在出外旅遊時順道消費為主。目前中國消費者對高檔消費品的消費,超過60%是在海外進行,並以歐洲為主。

新興市場除了中國之外,還有俄羅斯、拉丁美洲(特別是巴西)以及印度等經濟高增長國家,當中國市場開始呈現飽和狀態,其他新興市場將可接力成為高檔消費品行業另一個增長引擎。
瑞信近期一項有關全球高檔消費品市場的調查顯示,新興市場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正在改善,37%的受訪者預計未來六個月,他們的財政狀況將會獲得改善,對購買高檔消費品的意慾亦會增加。
目前,整個高檔消費品行業的市盈率約17倍,低於市場普遍預測10年平均低位的19倍,再考慮到已動用資本回報率過去五年一直有所提高,現已達到20%,理論上這個行業的估值應該較歷史市盈率有溢價。從這個角度分析,高檔消費品行業現時的估值可以說是遠遠被低估了。

百達資產管理行業及主題基金團隊高級投資經理
Caroline Re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