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葫蘆何時解開 - 蔣芸

悶葫蘆何時解開 - 蔣芸

藝發局的獎金可否做為私人酬庸?答案當然是不可以。然而如今才開一個頭的第一屆金獎就搞出一個大頭佛,凝選出了一篇問題影評來,疑點重重,蹊蹺多多,又如何能服眾?至今,沒有那一位有勇氣的評審敢於在公眾面前大大聲的將評選始末公開;比較有利的一點是至今仍沒有人會說是以貌取人,畢竟金獎得主年輕有餘,不過中人之姿,能劇藝人般的妝容,不能算是北地胭脂中能令人驚艷的外型,尚可杜悠悠之口,然則既非以貌取人,以文取人,又如何能取了一個以今日之我打倒才幾個月前為文盛讚低俗導演低俗影片前言不對後語的作者呢?此獎難道為她量身訂造,只要對號入座便能探囊取物了?評審之中,若再沒有人出來解畫,這個悶葫蘆不知幾時才能開解,你我都納悶呀。
得獎者還有一篇尚未得金獎的作品,出自一位二十五歲的高級知識份子之手更令人納悶,她講的是香港新聞霸權的偽善,這篇文章若再有什麼徵文比賽,肯定得鑽石獎,北漂女子,對香港新聞媒體特感興趣,她認為媒體霸權最大的優勢是以新聞自由的名義,不斷滿足公眾的窺探慾,更實牙實齒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只是偽命題,身份是香港媒體從業員,本行所學又是大眾傳播人竟有着這樣駭人的觀念。不錯,白先勇是說過香港新聞自由勝過台灣與星加坡,白先勇沒有說香港的新聞自由讓中國大陸羨慕,而台灣的一人一票普選讓港人羨慕,而來自北京的女子,竟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已過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