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16強鏖戰已過一半,英超球隊可能全數出局,令轉播機構擔心收視無以為繼。本港球迷屬英超Big Four擁躉者不少,可能亦因此感到歐聯已經提早收咧,了無意義!
世事如棋,想當年英國因經濟泡沫暴脹,大量資本形成水浸效應,英超應運而生,而Sky TV為着令其獨家轉播之英超多姿多采,遂注資每隊億計英鎊,使之羅致外援增強實力,為全球直播之叫價權挹注!
另方面,全球資產泡沫效應,亦令不少財閥手頭熱錢暴增,得以染指待價而沽的英超勁旅,一時水漲船高,財富效應令球星紛紛投效英國球壇,形成畸型發展!外援充斥,敝帚自珍,使英國本土球員請纓無門,亦令球壇逐漸形成前4勁旅壟斷之局面。所謂Big Four亦由此形成。阿仙奴、曼聯、車路士、利物浦幾乎囊括每季歐聯參賽資格。
曾幾何時,歐聯8強之中,此4隊乃是常客,甚至出現4強佔其3,令AC米蘭陷於「三英戰呂布」之險象;然最後仍能脫穎而出,憑卡卡崛起而奪得錦標,及後又出現曼聯與車路士內訌於歐聯決賽,紅魔憑12碼掄元之英超神話。
然而,隨着泡沫爆破,曼聯、利物浦、阿仙奴均淪為「外資企業」,處處以減少支出,應付銀行債權要求為先,不但外援質素下降,本地土炮未受重任,歐聯霸權亦因此衰微。上季車仔於一致看淡下哀兵奪魁,不過迴光返照,英超水準整體下降,英格蘭國家隊因本地球員缺乏歷煉而頭崩額裂,亦傷透球迷心坎。
禍兮福所倚。嗟來之食,吃了肚子會痛,真有幾分道理!
長毛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