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趣BlogBlog:<br>港股大陸化 揀股政治化 - 股榮

周日趣BlogBlog:
港股大陸化 揀股政治化 - 股榮

華爾街有句諺語,別跟聯儲局對着幹(Don't Fight the Fed),這或解釋2008年金融海嘯後,儲局狂放水,美國經濟縱然衰到貼地,美股照舊可以跑贏全球。上周道指衝破萬四點,再創歷史新高。反觀香港,無論經濟、就業甚至企業經營情況,都比美國強,偏偏股市「唔識郁」,距離2007年逾三萬點歷史新高,還有三成差距。
客觀分析,港股未創新高,最大原因是恒指大陸化。現時50隻藍籌中,一半是紅籌國企,另一半是傳統本地藍籌,前者佔恒指比重,更超過50%。自從恒指公司2006年改例後,巨無霸國企成為恒指的新勢力,07年三萬點狂潮,很大程度是被中字股所推動。
有得必有失,海嘯後A股頹勢不止,佔港股半壁江山的中資成份股,日子亦不好過,單靠傳統藍籌而有今日的指數,其實已經相當難得。
如果單睇恒生香港35指數(市值最大、主要營業收入來自本港的35家企業),現時指數較07年高位低約15%,情況明顯較恒指佳。統計現有藍籌股,50隻中,暫時有15隻較07年為高,當中本地藍籌佔7隻,中資股佔8隻。

國企股股東冇實權

如果按表現排次序,中資股卻贏晒。頭三甲分別是騰訊(700),恒安(1044)及昆侖石油(135),現價較海嘯高位分別升3倍、1.8倍及1.5倍。本地藍籌最好的電能(006),較海嘯僅高83%。
以QQ起家的騰訊2004年上市,當年招股價3.7元,不足10年內,股價爆升75倍。
在內地,谷歌(Google)撤走、facebook禁入,除造就騰訊擁有壟斷優勢外,我更擔心是其變成一個中央收集情報局,WeChat(微信)全球註冊使用賬戶超過3億。股榮相信,未來恐怕只有騰訊,可以挑戰蘋果的市值龍頭地位。
在歐美以至其他地區,股價升跌純粹與盈利掛鈎,但在中國國度裏,股份表現某程度被政治化。大型國企的股東,必要是隸屬中央,國家利益置於最頂。光怪陸離的現象在中資股隨時發生,三大電訊商、四大國有銀行互相競爭,高層職位卻定時互換。
在中國,除了沒有人權,持有國企及龍頭中資股的股東,表面上有股,實質沒有權,要以國家利益為依歸。別跟中央對着幹(Don't Fight the State),就是揀中資股的潛規則。當買股票亦要將政治因素考慮在內,其實都幾悲哀。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