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身為全國政協,又是中國籃球聯賽寶(CBA)上海大鯊魚的老闆,順理成章在兩會提案,精要內容為:「呼籲改革管理體制、開放人才選拔、促進中國籃球可持續發展」,受到普遍網民及籃球界的讚賞及掌聲。
掌聲易給,然而改革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是有人會因而被砸破飯碗!試問誰會打爛自己飯碗?誰又可決定誰可以打破別人的飯碗?中國人餓了這麼多年,在經濟起飛有飯食之時,與支持者共享成果?甭想!所以姚明只是「呼籲」,其實與成功爭取還有大段距離。CBA自1995年創立以來,高低起伏,現已漸告穩定下來,收益亦開始豐厚,遂衍生了「黃牛黨」的問題。正當球隊沉醉在收成之時,老闆們亦富起來,他們有個共通點,就是喜歡「錢搵錢」,於是引進更具名氣的外援,爭取好成績以獲得更多贊助。而這時姚明也大膽的提出持續發展方案,就是舉辦中學生聯賽,提高學界水準,使學界與職業球員也有交流機會。
老闆們會投資嗎?電影公司連一塊錢也不會投資給一位8歲時已對電影充滿熱誠的史匹堡去拍電影,而是待史匹堡有了名氣,再花12年時間,才斥資億萬元去籌拍《林肯》,這個是老闆收益回報風險計算。
球員至老闆,令姚明鶴立雞群的不是他的身高,而是站於客觀角度看事物,並從中分析。姚明仍年輕,給他一點時間讓他發揮「籃底本色」,好帶領中國籃球。對於有心人,遲一點給他掌聲也不算遲。
龍華琛
有線體育主持
mailto:fat_sam@i-ca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