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
本學年只有數間小學堅持推行國民教育,其他繼續推行公民教育。有教院學者研究三所學校的課程發現,兩所基督教小學中,一間不准教師向學生講「搞基」議題,另一間則不容家長去挑戰基督教教義;三校的課程大抵未達「批判性公民」境界,重點是培養勤學守禮和愛國公民。
教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倪紹強昨在論壇上公佈一項研究,是關於三間小學以不同模式推行國民或公民教育情況:第一間以生命教育作為主題;第二間採用滲透式教學;第三間則設德育與國民教育獨立科,內容貼近已擱置的國教科指引,現場所展示的課程編排,該校是鮮魚行學校。
倪紹強表示,三校都稱不迴避向學生講及其他敏感話題,如六四事件和地溝油等,但研究未有觀課。兩間基督教小學都不刻意講及人權和民主,而且基督教教義因為「要為那執政掌權者祈禱」的背景關係,採取較為親建制、配合和效忠政府立場。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