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息魔殺到防禦術

投資導航:息魔殺到防禦術

息魔殺到震撼全城!滙豐控股(005)及德銀早前異口同聲表示,本地樓宇按揭息率今年有上升壓力,金融海嘯以來的低息環境可能不復再,樓價走勢隨時180度反轉,地產股肯定冇運行;相反,銀行股則可受惠息差擴闊,今期「投資導航」論盡息口上升受惠受累板塊,為加息周期殺到做好準備。

【受惠股】
息差勢擴闊 龍頭銀行着數

利息收入一向為銀行主要盈利來源之一,淨息差則為評估銀行利息收入表現的重要指標,假若今次加息潮只聚焦按揭利率,存款利率維持不變,本地銀行淨息差有望擴闊,對業績有提振作用,又以龍頭銀行具議價能力秤先。
本地銀行股近期陸續公佈業績,除滙豐銀行淨息差由1.81%輕微擴闊至1.85%外,其餘全線收窄,其中渣打銀行由1.8%收窄至1.6%,與集團整體淨息差2.3%相距甚遠,恒生(011)及東亞(023)亦分別收窄至1.68%及1.67%,相信與本港低息環境持續,銀行間競爭劇烈有關。

樓價跌 拖數風險增

根據經絡按揭最新數據,上月本港現樓按揭市場,中銀香港(2388)以20%市佔率居首,滙豐、恒生及渣打則緊隨其後,四大行佔整體市場近七成,按息上調對他們最有利。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按揭利率將會增加,將令置業成本上升,市民入市意欲肯定減少,銀行按揭生意將難以避免減少,淨息差擴闊能否抵銷生意收縮影響,要視乎個別銀行的吸客能力。另一方面,中線而言,按息上調將令樓價下滑,屆時負資產個案勢將增加,亦會令銀行遭拖數風險升溫。

【受惠股】
收息股換馬 掟REITs買中移

環球水浸,加上低息環境持續,近年不少市民轉為買樓收租,為資金尋求出路,避免遭通脹蠶食購買力。不過,按息上調將推高供樓成本,樓價下跌亦令收租客風險增加,部份投資者勢轉投同樣有高息回報的公用股懷抱。
事實上,特區政府上月底再出辛辣招,宣佈將購買第二層樓的印花稅倍增,最高達樓價的8.5%,此外,按揭證券公司接受九成按揭的物業,價格亦由原來的600萬元下調至400萬元,已令投資者入市成本大增,假若按息上升,買樓收租形同雞肋。

中電回落至$64才吸

如想打穩陣波,藍籌公用股乃不二之選,不過,由於累積升幅已巨,現時中電(002)及電能實業(006)息率分別為3.8及3.4厘,投資者可候股價回至四厘息水平(分別約64元及61元)始吸納。
若嫌公用股息率不夠吸引,則可留意銀行及電訊股,現時滙控(005)、恒生(011)及中移動(941)息率均超過四厘。
至於食息一族鍾情的REITs,由於同樣具有磚頭股特色,加按息恐令資產淨值及租金回報有壓力,並非換馬的適合對象。

【受累股】
冇閒錢消費 珠寶股最難捱

按息上升除直接打擊地產股外,消費股也間接受拖累,因為息口上升,便會抵銷供樓人士的消費能力,在財富效應減少下,消費亦會減慢。
消費股當中,可分為日用品消費股及周期性消費股,日用品消費股如紙巾股恒安國際(1044)和維達(3331),特點是有錢時及手頭緊一樣要用,受到加息影響不大;至於本港銷售奢侈品的股份為數不少,包括金舖股六福(590)、周大福(1929),鐘錶股東方表行(398)、英皇鐘錶(887)等,這些公司產品的捧場客不僅內地人,亦包括港人,所以受影響程度較大。

內地反貪腐 奢侈品銷情跌

香港有一批中產受到薪金及樓價上漲支持,有閒錢花費買名牌,一旦息魔來襲,換樓可能要捱貴息,減少消費,更重要是樓價升勢受到限制,打擊身家上升的預期,自然要開始勒緊褲頭,奢侈消費可免則免。
港人高檔消費受加息預期而下滑,加上內地人於反貪腐新潮流下,勢減少買奢侈品送禮,自然打擊本港高端消費股的銷售表現,觀乎上述本港高端消費股往績市盈率10倍左右(周大福16倍),相信未盡反映收入下降因素,估值有下滑風險,暫不宜沾手。

【受累股】
買樓需求減 地產股無運行

按息上調增加供樓負擔,直接打擊買家入市意欲,樓價金槍不倒神話隨時破滅,過去一年走勢超強的地產股,肯定首當其衝。
樓市遇逆風的論調近日漸吹起,繼滙豐控股(005)預期按息有上升壓力後,德銀上周四發表報告,直指今年樓按息率有機會升至3.14厘水平,意味樓市短線將受壓,該行補充,自從按息在09年下跌至2厘的低水平後,至今樓價已上升約九成,相信息口轉向,樓價走勢會逆轉。

供樓開支勢大增

雖然德銀認為,目前樓按調整只先牽涉新造按揭,在Hibor或最優惠利率(P)調整前,樓市仍難見大跌,不過,高按息打擊樓市交投則顯而易見,倘以樓價400萬元、供款20年的七成按揭計算,若利率由2.15厘上調至2.4厘,業主每月要多供337元,總利息開支增加8萬元;若利率大升至德銀估計的3.14厘,業主則每月要多供1,361元,總利息開支更大增32.7萬元,肯定削弱買家需求,令樓價下跌。
事實上,近日發展商積極推盤,早惹來樓市見頂揣測,加上過去一年在樓市暢旺下,部份地產股升幅驚人,如新世界(017)及九倉(004)等累升多達五成,倘樓市轉勢,板塊回吐壓力料不輕。

【專家意見】
按息料僅微調

凱基證券亞洲營運總裁鄺民彬:「以現時資金環境及外圍利率情況而言,預計銀行在按息方面只會微調,對地產股影響不會太大,樓價較受到政府辣招、美國加息與否,以及未來樓市的政策風險所左右,投資者會因而減慢入市步伐,令樓價橫行一段時間,但在目前供應不足下,樓價大跌可能性仍不大。」

鄺民彬

加息有利中銀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若果銀行真的加息,對按揭業務比例較大的銀行會相對有利,例如中銀香港(2388)等,港人目前供樓能力不見有大問題,銀行對樓按壞賬所做的撥備比率亦不算高,不過受政府辣招影響,相信銀行按揭生意亦會減少,造成此消彼長的情況。」

黃敏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