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想脫貧 愛內地男穩重<br>港女求偶向北望

年紀輕想脫貧 愛內地男穩重
港女求偶向北望

【本報訊】中港矛盾白熱化,但無阻兩地情緣。統計處數字顯示,港女嫁內地男士在12年間多了兩倍半。有中港婚介公司指,近年港女北上求偶個案平均年齡,由過往30多歲降低至25、26歲,多數是欣賞內地男士思想夠成熟穩重。
記者:李雅雯

百名中港單身男女參加元宵的深港配對活動,參加者玩集體遊戲時十分投入。張志華攝

統計處指本地男女比例是876:1000,男少女多;內地則男多女少,國家統計局數字是105.13:100。港女嫁內地男年年增加,根據統計處資料,由2000年1,688宗升至2011年5,865宗,12年間增幅近2.5倍。

近年已降低要求

經營中港婚介公司17年的金鳳凰婚介負責人劉金稱,近兩年多了港女透過配對約會,及參加在深、港舉辦的相睇尋覓內地男伴,而且日趨年輕,由四年前30歲出頭的港女,到近期25、26歲的女子也不介意做內地新娘,「有個空姐廿幾歲,要求搵個經濟好嘅內地企業家」。劉說有僅18歲的少女,由母親陪同登記想向內地富二代招親,「佢住公屋,可能想脫貧」。
她說港女近年已降低要求,由過往起碼要求對方是海歸派,現稱聲合眼緣便可,「中年嘅或曾離婚港女仲實際,要對方有樓」。
剛過去的元宵節,逾百名中港男女參加一個由婚介公司舉辦的中港配對活動。不願上鏡的44歲港女張小姐與友人陳小姐一起出席。場內有多名港男參加者與她們擦身而過,但都不互瞄一眼。
經營服裝生意的張小姐有6次失戀經驗,令她對港男死心,「港男自私唔成熟,我唔想拍拖好似湊仔,我要搵成熟,照顧番我嘅男人,內地中年男士普遍有社會經歷,思想成熟」。她自言經濟獨立,擇偶不經濟掛帥,最重視人品。
浸會大學社工系副教授洪雪蓮指,過去的中港婚姻主要是本港基層港男娶內地太太,老夫少妻及因等候批單程證造成長期分隔兩地,引伸很多跨境婚姻問題。新一代的中港婚姻,港女與經濟條件較好的內地男士結婚後,很快移居內地團聚,減低感情變淡危機;加上中港社會接觸頻繁,港女須北上工作,認知內地生活,也令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減少。

港女張小姐(右)與同樣單身的女性朋友結伴北上尋覓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