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斷捨離如何改變人生通往幸福,我知道,很匪夷所思。無論如何,將家居打理得簡潔清爽,總不會是壞事,尤其香港地方如此細。香港人,喜歡抱怨得到的少,很少注意是自己慾望太濫。一間屋,是人住還是東西住?地方變不大,惟有將慾望縮細。勤於丟嘢,忍心謝絕無謂嘢,願意落實一套去蕪存菁的心法,幾百呎蝸居,都可以令人覺得寬敞自在。
記者:劉嘉蕙 攝影:劉永發 部份為網上圖片
少嘢難過儲嘢
香港有很多「儲嘢人」,要找個有正當職業正常收入的「自願性少嘢人」,原來很難。
好不容易打撈到Rex Koo,設計師、36歲、有自己工作室、在大學教書、替潮店做設計、一個人住。男生的黃金歲月,大有條件喪買。他562呎的家,卻簡潔得像示範單位:幾乎所有設計師都大手收藏的DVD,他只聊備幾格放在客廳;書沒錯是有一整櫃,但擺放有系統;空出來的一間房,他用來晾衫;以為設計師的家都有雜誌,「我唔睇。」他說:「很多資料上網有,買雜誌好嘥錢,因為你其實不會翻看。以前我有買,發現自己不會翻看, 且越積越多,所以後來不再買。」
愛整齊,Rex說也許是遺傳基因,童年就對「邊個櫃放乜嘢」很有想法。做設計和插畫,真正大規模掉嘢,是搬出來自住的事,新居面積是舊居一半,東西塞不下,只好掉,「過程中發現,許多東西根本不需要。」
像甚麼?Portfolio。「放了十年,冇睇過一眼。初做設計時愛玩LOMO,影超多無謂嘢,掉晒。」衣服。「好多着了一兩次就唔着,好浪費。」DVD和書。「賣得就賣,但其實好唔抵,只換得幾十蚊。」分開方知愛不夠,浪費彼此光陰。「之後醒覺,買嘢要諗清楚。」
執屋是慳時間
跟都市人講執屋,大都皺眉頭,藉口總是冇時間,Rex說,執屋是慳時間,像他處理DVD,會跟種類及導演排、常看的喪屍片放前面、哪天忽然想看甚麼,一拎就有,「會覺得執屋花時間的人,是本身亂,忽然大轉變,才要多時間,我就冇困難,可能由細到大慣了。」
減少消費,就不用執也不用丟,但都市人,忍得手買嘢,未必能忍心拒收嘢。Rex坦言,人家好意送贈的禮物,未必次次鍾意,但有感情分,往往掉不下手,「像生日禮物、旅行手信,都是人家花心思準備,掉咗好似好衰。但想深一層,掉,是遲早問題,你收埋櫃桶,有日執屋,結果都係掉。」近年他學會叫相熟朋友不要送禮物;死都要送但唔啱心水,他就放公司,好歹顯示有你心。
斷捨離達人Steve Jobs
蘋果教主Steve Jobs應該未必聽過斷捨離,但其極簡生活哲學、十年如一日的造型,活脫脫就是天生的斷捨離達人。
年少時曾赴印度靈修的喬布斯,篤信佛教襌宗、食齋、主張物慾無益、抗拒物質主義。私底下Steve Jobs家居也是走素淨路線,尤其單身寡佬時代,因為找不到合心意的家具,家中連床都冇張,空蕩蕩的環境令他當年女友Tina Redse吃不消,成為分手導火線。即使婚後成為孩子的爸,Steve Jobs完美主義依然橫行,為買一台洗衣機跟妻子理論兩星期,爭辯「梳化的意義何在」,爭足8年。
失敗因為唔夠絕
知道斷捨離,常令人急不及待想去實踐。現實是「掉嘢」很難。旅遊作家陳俊偉就在專欄中提過自己嘗試的起心肝「斷捨離」,結果?「我會話係『未達到的成功』囉!」
陳俊偉幾年前在京都書店發現斷捨離雜誌,笑言三隻字有神秘魔力,「我屋企多雜物,平時看收納書,只會叫你買箱箱櫃櫃,但其實幫唔到,斷捨離是叫你掉晒無謂嘢,切中我最大要害。」
着手掉嘢,方發現寸步難行。陳俊偉是Home Office,平均一個月出差一兩次,每次帶回大堆旅遊資料,久而久之存量可觀,「最弊是真的會影響工作。311前的日本東北旅遊資料,我有一大堆,地方已經唔同晒樣,又好似好有紀念價值。」結論是唔掉得。
第二個敵人,是一系列旅遊局酒店航空公司紀念品,全部盛意拳拳,「最記得收過酒店送的硬皮紀念特刊,仲簽晒名。掉晒佢好似好絕情。」送畀人?「有想過。譬如商務客位送的travel set,我有十幾個,好多是名牌,送人好像很實用。但成大個航空公司Logo,人哋都知你唔要先畀佢啦。」想把心一橫掉晒佢,也有苦惱,「始終日本回收制度比較好,在香港除了垃圾房,都不知哪裏會接收這些。」
東西易請難送,陳俊偉決定擇日重賽,另一方面謝絕新成員加入,從根源着手,「見到旅遊資料,印得好靚,揭完就算,盡量叫大家用email不要畀實物;手信,最好買食得的,免得要keep。」革命尚未成功,他會繼續努力,「看過斷捨離,最大得着是意識提高了,現在看到東西想買,腦中都會浮現斷捨離三個字,都會買少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