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部份地產代理認為,政府「加辣」壓抑樓市後,各類投資者幾乎絕迹市場,加上換樓客又不願以「先賣後買」換樓,以致目前二手成交僅靠剩餘的上車客作支撐,物業承接甚為薄弱,樓價短暫回落3%至5%似乎在所難免。由於樓價調整步伐可能較慢,相信二手交投最少需要兩周適應期後方可從低谷回升。
內地客部署重新掃貨
二手成交進入膠着期,主因是業主看好後市不欲平賣,根據過去兩次出招經驗,樓價較出招前升得更多,「狼來了」效應令他們估算樓市應該唔會靜得太耐,若果業主亦驚樓價跌就會加快減價賣樓,而過去兩周的情況仍只是量跌,反而內地客在各處亦已經好快適應下來,相信等個市喘定前就會重新出動掃貨。
過去兩個月適逢內地政府換屆在即,經濟方向未明,收水速度緩急未定,但肯定的是內地國民生產總值「保7.5」情緒並無太大變化,民間融資渠道成為抗跌最大元素,不借貸炒股炒樓,也要撐住中小型企業和改善就業率,因此,財務穩中求進仍是大前提,民間錢流向境外是不變的現象,香港得天獨厚,北水回流將撐住香港物業市場的流動性。
「價錢不是主要問題,調錢南下始終要時間」,由於內地客買樓即時要付買家印花稅(BSD)和雙倍印花稅(DSD),兩個星期時間不足,故此當在時間配合上做到改善後,市場將再度出現呢批內地大款的購樓足迹。
而事實上呢一至兩年,內地客已變成自用客,來港經商或安排子女來港上學的數字上升,新界區屋苑樓價500萬元以下的二手屋苑,畀多兩成稅亦在所不計。
樓市若能順利過渡3月份,4月份的氣氛可望改善,原因有二,新盤排隊賣樓,在收窄與二手溢價後必定重新刺激購買力,從而帶動整體成交量;另外兩項政府資助房屋政策(包括青衣綠悠雅苑和白表免補價購二手居屋),4月踏入次階段揀樓高峯期,因向隅客重投私人市場所致。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