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款參差】
旅行社銷售的保險一定保障跟團所有行程?綜合保險業、旅遊業、消委會及監管機構的意見,均未能有百分百肯定的結論。購買跟團保單理論上有利於事故發生時進行集體救援和賠償安排,但保單始終會有參差,較安心做法還是消費者主動詢問清楚。
大多數旅行社都附帶出售旅遊保險,作為業界代表的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並無劃一肯定業內所售旅保的適用性。但他認為,旅行社所售旅保肯定保障旅遊團行程表中大部份相關活動,而職員亦有責任推介適合旅行團所需的旅遊保,提點是否保障高危活動。他同意消費者是有選擇權,但過去曾有事故出現後,有8間保險商各自不同安排,令後援安排很混亂。
保監處表示,旅行社職員必須「考牌」才可銷售旅遊保險,但必須指出,法例沒有就其銷售營辦手法作特別規定,只要求旅行社代理必須向顧客清楚解釋所推薦旅遊保的承保範圍。
免費旅保 保障範圍小
香港保險業聯會管治委員會委員余健南指出,旅行社建議購買保單,通常會為旅行團行程度身設計,避免事故發生時出現營救困難。但免費贈送的旅保,一般只有10萬至20萬元的最基本保障額,保障範圍狹窄。該會行政總監譚仲豪補充,隨團附送的旅保通常只保傷亡,未必包24小時全球緊急支援、醫療費用、第三者責任保等重要保障。若參與高危活動,應額外購買可涵蓋的保障。
消委會09年曾發表報告,批評部份旅行社綑綁銷售旅遊保,存在保障未必切合消費者需要的情況。但該會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坦言,有關調查主要針對旅行社限制消費者的選擇權,未有具體調查對危險活動的保障項目。消委會呼籲消費者要意識到,不同旅行社所安排的旅行保不盡相同,若未能充份了解內容,勿倉卒購買。
另外,消委會翻查過去兩年共27宗及保監處去年5宗與旅遊保險賠償相關投訴中,未有因受傷而沒有得到預期賠償的個案。兩個機構及保險業聯會都沒有資料說明,旅行社所建議購買的保單,能否保障每個旅行團中包括危險活動的所有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