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持續上升,政府又再出招,一方面把印花稅率加倍,更取消200萬元物業以下的「特惠」百元印花稅。另一方面,買賣非住宅物業亦與住宅物業看齊,於簽署買賣合約時,須即時繳付印花稅。從過去一周的市場成交量看來,新措施似乎能成功減少交投量,但未必能成功令樓價回落。
非住宅物業買賣成交前以確認人方式轉售,過去不用支付印花稅,在土地供求失衡及資金氾濫情況下,寫字樓、舖位及工廠的樓價升幅,比住宅樓價升幅有過之而無不及,推出了住宅特別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後,投資者更集中投資或炒賣非住宅物業。新印花稅支付安排,應有助冷卻炒風,令成交量回落,但現時業主在低息環境下的持貨能力十分強勁,整體市場氣氛亦沒有促使他們割價求售。
樓市不可能永遠上升
住宅物業方面,早前推出的買家印花稅和加強版印花稅,已成功減少豪宅交投量,但近日的樓價升幅已集中於細價樓,而買家很多均是用家。市民普遍認為政府難以增加土地供應,供求失衡不能短期內紓緩,因此樓價易升難跌。最新推出的措施,似乎亦不能壓制中小型住宅用家的買樓意欲,過去一周亦見中小型單位呎價再創新高。
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乃失敗之父,因果循環,樓市周期亦然,不可能永遠上升或永遠下跌。筆者一直相信調控樓市為政府的最重點工作,如樓價仍不斷上升,估計新招陸續有來,市民不應輕視政府打壓樓市的能力及決心,筆者正擔心「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會在甚麼時間出現。
陳超國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