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園聽回來的耳語:那場勞拔圖波利加波蓮娜司妙露娃的絕配《羅密歐與茱麗葉》,其實差一點泡湯,該團另一位首席男舞蹈員當天接到密令,原定的休假突然取消,不能踢對拖鞋吊吊揈漫遊港九新界,必須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隨時候命,大哥一有什麼依郁便要披甲上陣代兄從軍,和直到前一天仍尚未公佈的女主角談要生要死的戀愛。舞迷最喜歡這種波濤暗湧的後台風光,不論真假悉數全收,就像忽然被人際關係複雜的大家庭領養,有份目擊妯娌鬥法大伯小叔爭祠堂的豬肉。靠明星支撐票房的大團,類似的臨場選角簡直有如家常便飯,尤其是舟車勞頓巡迴演出,因時差而頭重腳輕的舞者,動不動便會扭傷肌肉扯親條筋,躲在旅館療養不克人前獻藝。三十幾年前一個幸運的下午,買了票去三藩市紀念堂看足本《天鵝湖》的我,就因為安東尼杜維爾抱恙,得以目睹雷里耶夫配搭瑪嘉露娃的鼎盛陣容,事後口沫橫飛滔滔不絕講足四分一世紀。
知情人士透露,波利蒞臨香港兩次殉情,未能和原先公佈的大齡婦茱莉肯特同台演出,厭倦硬啃姐弟戀的觀眾雖然額手稱慶,但其實引爆不少囤積的怨懟。首場茱麗葉由韓國妹Hee Seo(蕭何?何秀?)頂上,舞藝和男主角是否匹配尚在其次,身高差距委實太大,對電燈柱或老鼠箱都不公平,難怪傳聞無端端變成巨人的靚仔老大不高興,一度考慮次場罷跳。這樣的小道消息掉進理智耳朵,當然半信半疑:舞步再倒背如流,雙人舞不可能不經過一再排練,首席舞者們進到排舞室斷斷不會從善如流,求求其其與外形及水準不合的舞伴共諧連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