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婦女節,謹祝香港女士生活愉快,賣完口乖,各位亦可以繼續埋位做嘢。不過我喺內地啲女同事就可以放半晝,公司仲要準備啲小禮物𠱁佢哋開心;至於香港女同事就唔使諗,點都要捱到如常收工(若然冇OT),然後就要趕返屋企,一邊同個仔對功課,一邊聽個老公投訴個賓賓今晚煮啲餸又唔得,表面上係話佢,其實係畀說話你聽,監工不力。
入息 地位 與男性看齊
所以適齡女性選擇單身,或者不結婚豈會無因。而「剩女」現象亦不過是社會發展的副產物,舉世皆然,香港號稱先進城市,骨子裏卻是保守,「女大當嫁」還是很多人對女性的基本期望,當然仲有「相夫教子」的角色要求。事實上,過往「男主外、女主內」嘅觀念真係冇乜錯,所以丈夫係「外子」,妻子係「內人」,而啲「內人」根本就冇其他就業機會,唯一職業就係做好「賢妻良母」。
然而,經濟起飛造就強大的勞工需求,有同樣工作能力的女性當被各行各業吸納,勞工隊伍亦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再者,女性受教育(仲要係高等)的比例大增,意味着她們與男性在職場較勁的條件趨強。女高層早已不是稀奇事,以我司董事局為例,女董事幾佔一半,而管理層更加唔止頂咗半邊天,有三分二都係女性!各位大抵理解我對女生「尊重」的品性何來。至於一般職場女性,普遍都能與男性享同工同酬,若有不公之嫌,相信嗰位「當自己」係主席嘅平機會醫生都會做嘢。
總之女性可在入息上與男性看齊,甚或高過,經濟獨立,自給自足,根本毋須依賴男人供養,即係掌握話語權,社會地位相應提升……如果冇結婚嘅話。因為正如文首所提,傳統的家庭觀念仍將女生規範為「打理好家頭細務,照顧好老公仔女」嘅。
你話有本事、有自主、再加上有要求嘅女性,又點會輕易就範。雖然喺香港做「剩女」總得有點勇氣,不然很難面對社會無形壓力,少不了就是傳媒的標籤揶揄,謹此亦為自己用上「剩女」一詞賠個不是。不過與其去面對窩囊老公,仲要睇埋奶奶面色,我想各位姐妹還是「剩」到底吧。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