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綠化帶威脅淡紫百合

拓綠化帶威脅淡紫百合

【本報訊】毗鄰清水灣郊野公園的碧沙路與清水灣道交界一幅「綠化地帶」地皮,被政府納入下年度賣地表,計劃改為住宅用途,發展低密度豪宅。但《蘋果》翻查九年前政府文件發現,規劃署當年明確指出,該區擁有大量具價值景觀資源,整體規劃意向應保育原始林地、天然海岸線等,而該幅土地可發揮緩衝作用,保存鄉郊地區特色。
西貢碧沙路與清水灣道交界的地皮約1,280平方米,記者日前到現場視察,土地已平整,附近更被獨立屋和豪宅包圍,只餘下該幅土地仍未發展。有測量師估計,地皮若順利改劃住宅,可興建約兩至三間獨立屋。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批評,政府犧牲珍貴的綠化地帶,只為建一些服務少數有錢人的豪宅,「唔贊成政府破壞程序起豪宅,最終起一啲大家都買唔到嘅樓,香港人唔需要豪宅」。

分隔市區與郊野公園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反對政府將上址改為住宅,因為綠化地帶是分隔市區與郊野公園,或保育價值高的緩衝區,不應隨便更改土地用途,「唔係所有綠化地帶嘅地都唔可以發展,但最好唔好喺郊野公園隔籬」。
李少文續稱,清水灣郊野公園植物資源豐富,當中包括香港本土生長的淡紫百合及桔梗,兩種植物既稀有,也受香港法例保護,「淡紫百合好稀有,受法例保護,𠵱家香港較偏僻嘅山頭都仲有,主要集中喺清水灣,或者港島紫羅蘭山」。他擔心該幅土地改為住宅後,會威脅植物的生長。
規劃署多年前已指出該幅土地不宜發展,所以劃為綠化地帶,李認為今日更加不應該發展,「10年前唔應該轉用途,10年後越來越多人、車又多咗,對周圍影響仲大咗,更加需要綠化地帶阻隔郊野公園同市區,𠵱家由綠化地帶轉住宅嘅理據更加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