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行出哲學:各位活士,終點見 - 小東

毅行出哲學:各位活士,終點見 - 小東

小東和朋友第一次參加毅行者,感受一下他們的熱情。 蔡東豪



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希望能做一些事令自己感到不枉此生,讓心靈上得到極大滿足。我喜愛簡單的生活,從沒想過人生只有七八十載,有甚麼大不了的事不去做會令自己感到十分遺憾,何況是毅行者。

我依稀記得在十多年前從無綫新聞報道知道有毅行者,當時只知道要在指定時間內行完麥理浩徑,真正讓我認識毅行者是Tony。每年毅行者,Tony會提醒我和譚Sir要樂善好施:「你哋平時少做善事,我幫你哋一次過做咗,捐款收據好快寄畀你哋。」我可以證明譚Sir做好多好事,因為每次我們去酒吧多數是他埋單。

組隊到操練 景觀到人生

潛移默化,從最初純粹捐錢到近兩、三年在網上追蹤精B比賽情況,不知不覺對毅行者產生莫名其妙感覺。Tony在過往13年甚少提到毅行者,只送了他寫毅行者的書給我們。有一天我們在酒吧見面,已記不清是誰觸動了誰的神經線,無緣無故挑起行毅行者,並說要馬上組隊報名。不過,我可肯定的是譚Sir是條大藥引(因為他是行山老雀),Tony固然負責點火,我則做最頭痛部份——譚Sir和我以外,還需找兩個隊員。
或許我們是注定走在一起。我沒有一張心儀隊員的名單,亦沒有考慮過其他人,只有Robert和Dacky。Robert是我很久以前的工作夥伴,十年沒有見面。在一個偶然機會下遇見他,我沒說幾句話便叫他行毅行者,我反應都來不及他已說「好」。Dacky是我多年同事,我只跟他說:「三缺一,差你!」他亦很爽快答應了。我對Dacky抱有很大的期望,因為他曾加入某國家的紀律部隊,是精英中之精英,體能上理應比其他隊員優勝。
整個組隊過程很順利,並改隊名為「毅行活士」。之後Tony幫我們設計「訓練餐單」,傳授他多年的行山秘訣。起初以為訓練的最大難題是怎樣提升體能及耐力,誰不知道要應付好多不同情況,如遇野狗、牛、馬騮,還要有心理準備隨時因腳軟碌落山。我們已完成四課操練。曾踏上西灣山,遠眺西貢山脊和沿岸的壯麗景觀。我終於體驗到熱愛行山人士的那份酷愛,是一種結合了感觀和心靈的高度滿足感,亦提醒了我們要好好珍惜和保護這美好大自然。
活士隊是否成功,不僅要靠努力和隊員之間和諧合作,更需要得到家人在背後的支持和體諒(周末操練要太太全力照顧小孩),當然還少不了我們技術顧問Tony,沒有他,我們不會踏上毅行者之路,亦不會出現頭暈、氣速,差點想死的感覺。雖然我不知道我們能否完成100公里全程,不過已開始感受到Tony所講,這會是life changing,相信由自己身體到生活上遇到的人與事、生活態度,都會慢慢起變化。
我們希望記錄好活士隊整個備戰過程,以便我們賽前重溫和發揮激勵作用,同時亦希望借此機會向其他像我們想參加毅行者的初哥,分享一下我們未來八個月的樂與憂── http://facebook.com/woodswalkers。
11月16日終點見!

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