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炮轟核學會

醫學界炮轟核學會

【本報訊】世界衞生組織上月底發表福島核災報告,指福島女性患癌風險增加7成,香港核學會副會長何世傑認為即使大亞灣發生同樣核事故,港人健康亦無風險,「成個福島廠擺喺香港50公里以外,香港人都唔會有任何計到出嚟嘅風險」。資深腫瘤科專科醫生岑信棠斥何世傑說法荒謬。

世衞指患癌率增七成

香港核學會昨分析世衞對福島核災報告。世衞報告指,一般女性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僅0.75%,但在核電廠方圓20公里的女嬰,成長後增加額外0.5%風險,患癌比率上升七成。
何世傑昨指世衞評估是最惡劣情況推算,即使甲狀腺癌升幅相對較高,但1.25%仍是較低風險,「頭先睇到(世衞)個表係最近、最受污染先有0.5%增加,一旦將成個福島擺到距離香港50公里,九龍塘係唔會有事嘅。」他續稱若大亞灣核電廠發生福島核災同樣事故,洩漏同樣的幅射,也不影響港人健康。
岑信棠自言作為腫瘤科醫生和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醫學角度而言患癌風險上升至1.25%已屬很高,批評何世傑言論完全荒謬,「成個醫學界從來認為任何可避免嘅輻射都要避免,任何減低癌症方法都要做。」他指核學會可以從商業、能源角度去為核能辯護,但不應篡奪醫生的判斷,「你話要講經濟、能源、發展,你用嗰啲理由去辯護(核能),唔好嘗試篡奪醫生能力話醫學上冇問題,係絕對有問題!」
本福島核災難踏入兩周年,大部份在撒離區的居民仍未能重返家園,木幡女士原本家園面積300平方米,有180年歷史,但僅獲70萬日元(約5.7萬港元)房屋賠償,僅及市值八分一。綠色和平促港府為大亞灣核電站制訂完善事故賠償機制。